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丘之貉的故事

时间:2023-11-04 04:39:01

【一丘之貉的拼音】yī qiū zhī hè

【一丘之貉的意思】

貉是形似狐狸的小兽。同一小丘上的貉。比喻彼此没有差别,都是坏人。

一个土山中的貉(hé)。指同样都是丑类,没什么区别。

丘:小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原比喻都是同类,没有差别。现在多用来比喻都是一样的坏人。

【出处】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

一丘之貉的意思,一丘之貉的故事

【一丘之貉的故事一】

汉宣帝时期,杨恽在朝廷做中郎将,他是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父亲担任过大司农、御史大夫,还代理过丞相,是朝廷的大官,杨恽也由于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而被封为平通侯。

杨恽因为受到皇帝的器重,自以为了不起,把朝廷的大臣们都不放在眼里,还常常议论、讥刺汉宣帝,因此遭到一些人的嫉恨。不久,太仆戴长乐被人告发,被捕下狱,戴长乐怀疑是杨恽密告他的,因此在狱中写了一封信,向皇帝告状,说杨恽诽谤朝廷,咒骂圣上。他在信中写道:“有一回,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人杀了,他发议论说:昏庸的君主不采纳大臣们的善计,自然要得到如此的下场。秦二世胡亥宠信奸臣,杀害忠良,所以灭亡。若是他任用贤臣,也许秦朝会持续到现在呢!总而言之,古与今的昏君都是一丘之貉。这是杨恽引亡国之事,诽谤当世,违背人臣之礼……”

听说杨恽有这样的言论,汉宣帝非常气愤,但念他过去有功,没有杀他,只是把他削职为民。

貉是形如狐狸的小野兽,是一夫一妻制,喜欢夫妻住在一起。有时也找几个伙伴,共同住在一个洞穴里。因此人们在一个山包上往往会看到几只貉,这才有了“一丘之貉”的成语。

【一丘之貉的故事二】

杨恽的父亲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杨敞,母亲为著名文学家司马迁的女儿。杨恽自幼受到了优良的教育,教养甚好,还未成年便已经在朝中小有名气了。到了汉宣帝时期,杨恽向皇帝告发了大将军霍光想要谋反的事情,因而被封为平通侯。

自此,年少得志的他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杀的消息,便说:“有这样一个不好的君主,不用大臣拟好的策略,最后让自己丢了性命,就好比我们国家的秦朝君主一样,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后使得国家灭亡。如果当初秦朝君主不这样做,那么他的国家可能现在还有。从古至今,君主都喜欢重用小人,真是如同一个土山里出来的貉一样,没有丝毫差别!”

杨恽的话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于是皇帝免去了杨恽的官职。

【一丘之貉的故事三】

西汉的杨恽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外孙。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已成名。汉宣帝时,年轻的杨恽就被任命为左曹,掌管百官上书等事务。

有一年,大将军霍禹有意谋反,杨恽得到消息,及时报告了汉宣帝。汉宣帝惩治了霍禹,杨恽则因通报有功而升官,被封为平通侯。

当时朝廷中贿赂之风盛行,杨恽做了中山郎后,革除弊病,清正廉洁,深受朝廷上下称赞。

但时间一久,少年得志的杨恽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私下里经常随意褒贬时政,结果得罪了不少大臣,甚至与皇帝最信任的太仆戴长乐发生了矛盾。

有一次,戴长乐上书汉宣帝揭发杨恽的罪过。上书中说,杨恽在听说匈奴单于被杀的消息后,曾议论道:“一个无能的君主,大臣给他拟好了治国的策略,他却不肯用,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秦二世也是如此,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良,结果落了个亡国的下场。从古至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就像同一座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

汉宣王下令调查,查明果有此事,一怒之下将杨恽贬为平民。被罢了官的杨恽并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有对朝廷不满的言行。汉宣帝最终下令将杨恽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