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的意思,席地而坐的故事

时间:2023-11-07 00:39:01

【席地而坐的拼音】xí dì ér zuò

【席地而坐的意思】

本指古人铺坐席于地而坐。后泛指以地为坐席就坐。也就是就地坐下。

【出处】

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李茂贞传》。

席地而坐的意思,席地而坐的故事

【席地而坐的故事一】

唐朝的宋茂贞因战功卓著,官运亨通,由皇帝赐姓,改宋为李。后来,李茂贞恃功自傲,拥重兵干涉朝政。一旦朝廷里有大臣上奏疏指责李茂贞的过失,他马上就会到皇帝面前狡辩,对圣旨也不执行。昭宗皇帝即位后,对李茂贞咄咄逼人的样子很看不惯,就率兵讨伐他。然而,皇帝的军队被李茂贞打得大败。李茂贞得寸进尺,一直攻入京城里。幸而后来的后唐武皇帝带兵到渭北,为昭宗解了围,李茂贞这才稍稍收敛。

此后,李茂贞又几次造反,都未能成功,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力量东山再起。他害怕朝廷再来讨伐,便主动请求辞去尚书令的职务。可在自己的府内,却处处以皇帝的样子生活。

李茂贞手下当年曾守卫京城的军士,由于很久不打仗,慢慢地自由散漫惯了,举止言行没有一点纪律的约束,要吃饭了,便草草地埋锅做饭,常常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大呼小叫,没有任何规矩。看到手下变成这个懒散的样子,李茂贞感到大势已去。等到后唐庄宗皇帝消灭了后梁,李茂贞马上以叔父的身份写信去祝贺。庄宗攻入洛阳后,李茂贞立即呈上奏章,口口声声表达一个臣子的敬畏。朝廷后来也没再怪罪他,对他还很照顾,让他颐养天年,甚至在他死后赠给“忠敬”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