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5篇)

时间:2024-02-18 11:26:08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第1篇(全文83字)

XXX市XX老年公寓处于交通便利、环境静谧、距公用供(排)水、电等基础设施较近的位置,且周边征地方便,利于扩大规模。选址所在地土质良好,便于建设园林化的生活环境。目前该项目最为理想的拟建地址已选定。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5篇)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第2篇(全文354字)

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并如期发挥投资效益,将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成立XXX市XX老年公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等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XXX市XX老年公寓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工程建设期间,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督查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全力作好资料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内部自查等日常性具体工作,力促项目实施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3、严格验收,确保工程效益

工程完成后,结合XXX市XX老年公寓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检查情况,首先由施工单位自验,并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图纸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竣工资料,写出书面验收申请报告并上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将初验报告呈报市有关部门申请终验,终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5篇)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第3篇(全文710字)

森林公园老年公寓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东邻天中大道,北邻练江路,交通位置便利。始建于1994年的森林公园,经过园林部门的全面规划,十年建设,如今已形成706亩林地和108亩水面,森林覆盖率达90%,仅乔木就有银杏、雪松、水杉等30多个品种,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市场调查和有关部门协商,根据森林公园的地理环境和森林资源,按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森林公园院内西北侧建设一个老年公寓,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开辟了第一个人和自然充分和谐的老年居住、养老场所。

2、经济效益分析

2.1生产成本估算

固定职工56人,人年均工资及福利8500元,年工资福利共计47.6万元。

(来源:2)行政办公及燃料动力费50万元。

(3)维修费700万元3%=21万元

年均总成本118.6万元

2.2年收入估算

按500个床位设计,按70%的入住率实际床位收入350个床位,每个老人入住按500元/月,实际年收入为50012350=210万元

2.3资金回收

每年回收资金为210万元-118.6万元=91.4万元

700万元÷91.4万元/年=7.66年

需要7.66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3、社会效益

3.1直接解决56人的就业问题,另外临时性工作还解决数十人。

3.2带动了周围旅游景点的旅游发展。

3.3建立驻马店第一个“森林老年公寓”,在社会上会造成重大影响,提高的品味。

4、环境效益

森林老年公寓是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触合区域人文、社会景观,居住在这里的老人通过与自然的交往,达到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使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享受到自然生态所带来的好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可从两个方面的材料来判断,一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基础设施具备的程度;二是市场测算和发展前途。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按前面论述,开发这一项目是可行的,前途是远大的。

在投资方面,已制定了放宽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权归投资者所有,允许以出让经营权等形式回收投资。规定还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有优惠政策。可以肯定地说,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是可行的。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5篇)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第4篇(全文2019字)

森林公园东邻天中大道,北邻练江路,交通位置便利。始建于1994年的森林公园,经过园林部门的全面规划,十年建设,如今已形成706亩林地和108亩水面,森林覆盖率达90%,仅乔木就有银杏、雪松、水杉等30多个品种,有效地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市场调查和有关部门协商,根据森林公园的地理环境和森林资源,按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森林公园院内西北侧建设一个老年公寓,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开辟了第一个人和自然充分和谐的老年居住、养老场所。

第一章 项目立项社会背景

1、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

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态,加之家庭日趋小型化,青年人与父母交流少了,势必造成他们的落伍感,甚至发生心理问题。老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老人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离退休的社会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现象,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和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等。老年人有固定的生活模式,其个性和行为方式已定型,容易看不惯变革中的一些现象,对后辈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常常不理解,以致喋喋不休或怨叹不已,影响家庭和睦与身心健康。因此,面对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必须未雨绸缪,关注老年人,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 建设老年公寓的必要性

目前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和“看病就医方便”。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近年来呈现出以下特点。在经济上要靠自己。子女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本人所受压力的加大,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在弱化。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就医看病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自己设计自己的晚年生活,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弘扬为老助老的时代风尚,本着敬老爱老的精神,以爱心照顾长老,诚意为长者提供一个舒适、宁静、受敬重而温馨的乐园。建立一个老年居住、交流老有所用的公寓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愿。

森林公园老年公寓建成后,可是让老人们在这里享受到充足的护理、医疗、膳宿及康体的群体生活。定期为老年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各种营养套餐搭配科学合理。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无病可以休养,有病可以得到医治,休闲时可以娱乐,康复时可以运动、游玩。在这种背景下,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选定了森林公园作为开发的重点,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章 森林公园建立老年公寓的优势

1、森林公园层林叠嶂、鸟语花香,环境相当静谧优雅。森林公园背山面水,视野开阔,自然景观独秀,气候宜人,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有天中“小天池”之称。林中有许多国家级保护树种,行走在树下,可看到小鸟在鸟巢中出出进进,经常见到的有白鹭、画眉、喜鹊、斑鸠等。每天早上,公园林区内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优美的声音在晨风中回荡,十分悦耳动听。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其生态系统之完整性和原始性,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森林公园中高大挺拔的树木,各种花草独特的芳香味,风掠林梢的林涛声,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静谧的林中空地,令人陶醉的空气等,都有利于身心之健康。森林公园老年公寓及自然生态项目,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厚,方法可靠,前途广阔,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事业。森林公园老年公寓的建成,可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也促进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2、驻马店森林公园虽然远离喧哗的市区,但是又不远离城市中心。目前驻马店森林公园是驻马店决无仅有的居住养老的地方,每逢节假日,儿女们可以到森林公园陪伴老人,和老人一起交流感情,让老人的余生在这里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得到安慰。

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投资估算总投资700万元

2、经济效益分析

2.1生产成本估算

(1)职工工资

固定职工56人,人年均工资及福利8500元,年工资福利共计47.6万元。

(2)行政办公及燃料动力费50万元。

(3)维修费700万元×3%=21万元

年均总成本118.6万元

2.2年收入估算

按500个床位设计,按70%的入住率实际床位收入350个床位,每个老人入住按500元/月,实际年收入为500×12×350=210万元

2.3资金回收

每年回收资金为210万元-118.6万元=91.4万元

700万元÷91.4万元/年=7.66年

需要7.66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3、社会效益

3.1直接解决56人的就业问题,另外临时性工作还解决数十人。

3.2带动了周围旅游景点的旅游发展。

3.3建立驻马店第一个“森林老年公寓”,在社会上会造成重大影响,提高的品味。

4、环境效益

森林老年公寓是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触合区域人文、社会景观,居住在这里的老人通过与自然的交往,达到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使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享受到自然生态所带来的好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可从两个方面的材料来判断,一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基础设施具备的程度;二是市场测算和发展前途。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按前面论述,开发这一项目是可行的,前途是远大的。

在投资方面,已制定了放宽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权归投资者所有,允许以出让经营权等形式回收投资。规定还在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有优惠政策。可以肯定地说,森林公园老年公寓项目是可行的。

老年公寓的可行性报告优秀第5篇(全文4002字)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老龄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豫政办[]105号)

2、河南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豫民福[]19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

5、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老年公寓市场机遇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为1。4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8%,届时每三个半人口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

“老年公寓”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有关部门透过调查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末,中国退休劳动者一生的积蓄总和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据中国老龄人协会估计,中国老年人消费约每年3000亿人民币,而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消费数额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老年人市场”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老年人产业,尤其是老年住宅产业是一个极待开发的产业。

老年人养老逐步向集中养老转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那些所谓的养老院是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国内老年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时刻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出。

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鼓励进行老年公寓的建设应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起各级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

在召开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有关代表提及老年人养老一事,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近日国家民政部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从社会各方面宣传全面关心和帮忙老人,尤其是老年人养老与生活方面,并鼓励从事老年住宅的建设。河南省政府更是认识到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出台的政策更具有可执行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可划拨;十余项税费可减免;贷款条件放宽、利率优惠;财政可给一次性开办补助;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捐赠缴所得税前扣除…

老年住宅在京、沪两地倍受热宠最早的老年公寓就出此刻北京和上海。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上海商品房积压量高达上千万平方米的状况下,中高档老年公寓一向供不应求,排队预订的场面时有发生。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的一些机构在吸取上海老年公寓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本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性建老年公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结:如果说1。45亿的老年人口基数是老年住宅建设的必要条件、家庭因素和老年人社会问题是催生老年人公寓产生的重要原由,那么国家鼓励和京沪两地老年公寓热宠就应能使我们看到的老年公寓建设的期望。从这天老年人口基数、老年人社会问题及老年人养老观念重大转变的趋势看,实施老年公寓建设就应说是一种机遇,老年公寓建设恰逢其时,水到渠成。能够预见,老年公寓必将逐步被老年人极其子女所理解。

(三)老年人公寓现状分析

国内老年公寓的现状形式。20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老年家庭户中,租房居住的占5。2%,其中,租用公有住房的为4。6%,租用商品房的占0。6%,如果分城乡看,在市、镇老年家庭中,有15。37%和6。5%的家庭租用公有住房,租用商品房的均为1。6%。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家庭户,仅有0。5%的户租住公有住房或经济适用房。如何书写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现有的养老院户型面积大小不等,主要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房屋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不能满足老年人住宅特殊功能要求,更不能从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

目前国内老年设施的形式

目前有大型的退休社区——北京东方太阳城、广州颐年园;

酒店式服务的老年公寓——浦东老年公寓、上海假日老年公寓;

按照星级宾馆标准设计的“宾馆型”养老院——上海松江社会福利院;

各地均出现一些私人性质的、营利性质的小型养老院。

(四)郑州市老年公寓现状

老年人口高龄化日趋明显

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常住人口为724.28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2.5万人,占8.62%,平均每11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老年人口的总量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16.2万人,年平均增加2.7万人。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高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重在不断扩大。20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6.05%,比2000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户型设计不合理、功能相对单一、服务范围狭窄

目前郑州现有的养老院户型面积大小不等,主要为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房屋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基本要求,更不能从规划设计上体现人性化关怀。就是这样的条件,有的老年公寓也只接收健康的老年人,把最重要的需求拒之门外,造成了高的空床率。

住宅区规模小、配套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郑州市的养老公寓以中小型为主,多属传统的养老院、福利院,拥有200个床位以上规模的还比较少。整体规划设计落后,生活设施不完善,健身、休闲、娱乐设施单一,医疗护理、保健不配套,服务水平低下,缺乏人性化,不能满足老年人个性是新一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在养老院从事服务的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缺乏心理和护理专业知识,对老人的服务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端茶、送饭、洗衣,而无法从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带给人性化的全方位专业服务。而郑州近期某养老院虐待老人丑闻更令养老院蒙羞。

总之,目前社会带给的养老方式着眼的是最普通人群,带给的是最基本的服务。这种养老与老年人的尊严、舒适不匹配,与子女的孝心、放心不匹配。因此,目前的老年公寓是老年人无奈的选取。

(五)老年公寓发展趋势

社会需要居家式老年公寓以满足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

社会需要规模化的养老社区以降低养老成本保证养老管理服务水平

产权式老年公寓将成为未来老年人住宅市场的发展趋势

纵观郑州市老年人住宅市场的发展现状,各养老院无论是从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上都存在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老年人既想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孤单又恐在养老公寓无法满足宁静、舒适生活的要求,产权式老年公寓的出现将打消老年人养老的多种顾虑,在北京、广州等地此类型的养老住宅深受老年人喜爱。他们的成功建设,能够预示产权式老年公寓将成为未来老年住宅发展主流。

老年公寓将逐步从主城区向城郊转移

老年人进入养老社区的目的就是安享晚年和健康长寿,因此对环境质量要求较多,而现有的养老院、福利院因历史原因,大多选址于市中心,噪音和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坚信随着老年人对养老质量要求的提高,其老年住宅从主城区向城郊转移将成必然之势,且唯有城郊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能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公寓的开发以中档为主、辅之中低档和中高档产品

对老年公寓的档次之分,现尚无明确界定,但能够肯定郑州市现有的多家养老院中绝大多数应界定为低档产品,而绝大多数老年人需求的中档产品严重不足。高档产品市场稀缺,有效需求相对较大。低档产品仍有市场,但需要升级换代。总之中档老年公寓的建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刻内市场开发的主流,而高档公寓、低档公寓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老年住公寓目标客户需求及应对分析

(一)老年公寓目标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老年住宅的内在需求主要从以下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社会的来临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80年代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已经超过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0%以上,中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行列。

专家预计我国到21世纪中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到达4亿左右,约占亚洲老年人口总数的36%,约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2。3%。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三口之家、单亲家庭甚至单人家庭日益增多,“421”家庭结构将超多出现,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子女工作压力大、闲暇时刻少,外出经商、留学人员增加,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

我国的人口现状,成为了老年住宅需求增大的内在宏观因素,为老年住宅产品带给的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老年人收入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已是不言而喻,而随着现阶段高收入人群的增加,未来具有高消费潜质的老年群体将会凸现,另外,随着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未来老年人的收入将不再是过去单一的退休补贴,投资、保险等收益也将纳入老年人收入构成中去。未来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为老年住宅产品带给了强大的消费支持。

(3)老年人福利水平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制性实施和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未来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在解除了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后,老年人手中的积蓄就可解放出来,寻求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为老年住宅市场的壮大带给了有力保障。--------如何书写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8大步骤

(4)老年人居住状况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老年家庭户中,还有将近5。9%的家庭人均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或没有住房,有5。9%的户是合住房,有33。4%住房少于2间,有3。4%的老年人居住在7层以上的楼房(其中市占14。2%,镇占1。4%)。给这些家庭的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带来很大不便。

2000年北京市老年人基本需求调查中有55。9%的老年人对目前的住房状况表示满意,20。9%的人不太满意。对住房问题不满意的主要是城区老年人。对住房状况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房屋的使用面积太小;其次是正因环境太差,再次是房屋的质量和设施差。期望能够改善住房状况的老年人主要是居住在城区、多子女、身体状况较好、收入较高和低龄老年人。

另外,一些标准很低的简易楼、砌块楼、砖拱楼以及设施不全、年代久远的住宅还不一样程度的存在。

可见,国内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亟待改善。这一现状,蕴涵了老年住宅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