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艺术-改变中的帝国(1648—1715)

时间:2023-10-24 04:39:02关键词:改变中的帝国

这个时代是德国建筑最富创意的时期。德国巴洛克式艺术的华美,带给卡尔斯鲁厄、曼海姆、德累斯顿、拜罗伊特、符兹堡和维也纳诸城一种迷人而华丽的前卫风格。几位建筑家,如艾拉哈、普兰道、约翰·岑霍费尔、克利安、克里斯托弗、施吕特等也都在此时出现。如果不是受到往来不便和语言的隔阂,他们也将像雷恩和琼斯一样闻名于英语国家。可惜,他们的一些作品在法军侵犯德国时被毁掉了(1689年),有些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

一些可爱的教堂在贫穷和破坏中兴建起来了。历史记录如果没有列上约翰·岑霍费尔在富尔达(Fulda)的教堂、班茨(Banz)的大主教教堂、克里斯托弗·岑霍费尔和克利安·岑霍费尔在布拉格圣尼古拉斯和圣约翰教堂的作品,那将是一种遗憾的疏忽。1663年,意大利建筑家巴雷利(Agostino Barelli)开始建造慕尼黑郊外的纽芬堡行宫(Nymphenburg Palace),埃夫纳(Joseph Effner)则成功地掺杂古典的挨墙柱(Pilaster)和巴洛克的雕刻,来设计内部结构。装饰的美一直是巴洛克形式的诱惑所在。这种形式在柏林宫的节日厅,珀佩尔曼在德累斯顿为“强人”奥古斯塔斯兴建的兹文格行宫(Z-winger Palace)的阁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巴洛克形式转入华丽的洛可可造型,反而比较适合闺房内部而不适合皇宫的前庭。这些作品大都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1698年为施吕特所建的夏洛滕堡宫和柏林宫也惨遭同样的厄运。

施吕特是这一时期德国杰出的雕刻家。全德国人都震惊于他为选帝侯所作的骑马雕像,这件珍品一直屹立于战火中,现放在柏林外围的夏洛滕堡大广场。在柯尼希山,他也同样为刚加冕为普王的腓特烈一世塑像。格里斯克(Julius Glessker)在班柏教堂(Bambery)为苦难的一群人民刻出一幅圣母头像图案,木刻家将他们的技巧展现在西里西亚修道院教堂的壁画上。不过,由于赞助人的虚荣心,使他们过分地夸大了技巧。

德国绘画除了帕拉迪索(Christoph Paradiso)的《戴灰帽子的青年》(Yonng Man with a Gray Hat)外,这一时期并没有其他伟大的作品出现。贝斯(Rudolf Byss)为符兹堡设计的挂毡,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克(Paul Decker)的铜版刻画是此类作品中的极品。“强人”奥古斯塔斯也是陶瓷之王,迈森(Meissen)出现合适的黏土后,他便叫人建造窑炉,广加炼制,成为后来欧洲瓷器的先声。

德国的艺术-改变中的帝国(1648—1715)

音乐领域,才是德国表现他们特有精神面貌的地方,这是巴赫出现的前夜。作曲形式和乐器都来自意大利,德国人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极度的虔诚。因此,在音乐上,意大利的特色是声乐,法国是旋律的美妙,德国则开创了短歌(小调)、风琴和圣诗。在克里格(G.F.Krieger)的《第十二号小提琴奏鸣曲》(12 Suonate a due Violini)中,奏鸣曲的效果已经建立在三种形式之上:活泼的快板、慢板和快板。起于舞蹈形式的管乐也独立于舞蹈和歌谣之外。

虽然如此,德国仍然需要意大利的乐师。卡瓦利(Cavalli)风靡慕尼黑,就像以后的维瓦尔迪(Vivaldi)在达姆施塔特(Darmstadt)的影响一般。意大利歌剧首先在托高附近公开演出(1627年),其余的陆续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维也纳、慕尼黑等地演出。第一出德国歌剧是由泰里(Johann Theile)的剧本《亚当与夏娃》改编而成的《童谣》(Singspiel),曾于1678年在汉堡演出。从那时起经过半个世纪之久,汉堡便成为德国歌剧和戏剧的中心。在那里,亨德尔于1705年排出他的作品《阿尔米拉》(Almira)和《尼罗王》(Nero),1706年演出《达夫妮》(Daphne)和《佛罗林达》(Florinda),正好在他远征英伦乐坛以前。德国歌剧大师凯泽(Reinhard Keiser),曾经为汉堡的歌剧团创作出116部歌剧。

1644年后,德国作曲家在风琴和宗教音乐方面,超越了意大利人格哈特(Paul Gerhardt)的旋律,表现出那种不妥协的路德主义。赖因肯(Jan Reinken)在汉堡的凯德林教堂,从1663年到1722年,一直主导当地的风琴演奏。布克斯特护德(Dietrich Buxtehude)生于丹麦,1668年成为吕贝克圣母教堂的风琴手。他在那里的演奏,特别是风琴、交响乐和合唱曲的技巧极受推崇,当时巴赫还于1705年徒步远走50英里路,从阿恩施塔特(Arnstadt)到吕贝克来聆听他的演奏。他为风琴谱成的70首歌曲差不多都留存下来了,许多歌曲现在仍然被拿出来演奏,他的合唱曲也影响了巴赫的风格。屈瑙(Johann Kuhnau)在巴赫之前担任莱比锡附近汤玛斯教堂的风琴手,他为琴键谱成奏鸣曲,并谱成和巴赫相同形式的巴田式(Partien)舞曲。

巴赫家族此时以多产的角色进军乐坛。据我们所知,1550年至1850年,共有将近400位巴赫出现:全部都是音乐家,其中有60位是当时乐坛的执牛耳者。他们形成一种家族系统,定期约会于爱森纳赫(Eisenach)、阿恩施塔特、爱尔福特(Erfurt)等地。毫无疑问,他们在文化史上构成最广泛和最特殊的王朝。不仅在人数上受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一种德国的特殊风格灌入艺术,并在创作和影响力上,深深地左右当时的风格。不过,要到第五代的巴赫,约翰·克里斯托弗·巴赫和约翰·米切尔·巴赫,即阿思施塔特的风琴手海因里希·巴赫的儿子,他们才正式记录在音乐的青史上。约翰·克里斯托弗作为爱森纳赫的首席风琴师近38年之久,他是一位单纯、严肃、多病的人,曾经接受合唱曲的训练,他专长于风琴和交响乐谱曲。他的哥哥约翰·米切尔(Johann Michael)于1673年成为格伦(Gehren)的风琴手,一直留任到1694年为止。后来他把第五位女儿嫁给众所周知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为第一任太太。海恩里希的兄弟克里斯托弗·巴赫为魏玛的风琴手,生有两位演奏小提琴的双胞胎,其中一位名叫阿姆布罗希斯(Ambrosius),即巴赫的父亲。约翰·巴赫为海因里希和克里斯托弗的兄弟,曾经是爱尔福特1647年到1673年的风琴手,后来他的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继承此位,后者于1682年又将这一职位转给他的兄弟约翰·埃留斯·巴赫。所有的机会和灵气似乎都是专为巴赫创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