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大清王朝

时间:2024-01-10 07:59:03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是不如意的生活硬从强烈希冀科场进身的蒲松龄身上,挤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屡试不第的才子

蒲松龄(公元1640年—公元1715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从年轻时代起,为了考取功名,他日夜攻读,奋发图强。19岁,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便考取秀才;在接下来的县、府、道的考试中连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但此后却屡试不第,他31岁开始出外谋生,先在江南宝应县孙蕙处当了一年幕宾,以后便长期在缙绅家设馆教书,70岁撤帐家居。直到71岁,才破例被选为岁贡生,四年后,他就去世了。

蒲松龄纪念馆贫寒的家庭

那么,蒲松龄为什么能写成《聊斋志异》呢?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大清王朝

首先是蒲松龄生活的环境,他一辈子生活在农村,过着“家门暂到浑如客,饔米将空始欲愁”的穷愁潦倒的日子,十分贫困。他才富五车,也只好穷守蔽庐。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到外乡坐馆,以“舍耕”度日。在此期间,他多次为人代笔,写寿屏锦幛、叙跋疏表,无所不包。康熙十二年淄川大旱,眼看要过年了,孩子们闹着要吃要穿,而家里却无隔夜粮,甚至连给灶王爷供奉的祭品都没有。蒲松龄呼天唤地,悲从中来。绝望之中,他只能把鬼神志怪、神异故事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勉强支撑着活下来。

获得描写的契机

蒲松龄还有一个妹妹,嫁了个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丈夫。蒲家经济窘迫又无权势,无法顾及其妹。后来,妹妹来求胞哥帮忙,兄妹相对无语,只有抱头痛哭。聪明善良的胞妹的不幸遭遇,使蒲松龄对下层妇女的生活遭遇和社会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成为其描写妇女不幸和抗争的主要契机。

与名士为友

年轻时,蒲松龄和朋友张笃庆、李希梅、王鹿瞻等,曾结为郢中诗人,以求在学问、道德、文思方面有所发展。他们赋诗酬答,相互磨砺,由此练就了文字功夫。康熙年间,蒲松龄曾住进青云寺苦读,晨诵夕读,不遗余力,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才能。青云寺以它的甘草春雨和朝霞彩虹陶冶了蒲松龄的文学灵性。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大清王朝

发泄心中的悲愤

后来蒲松龄科场失意,由于他一生接受的是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他始终把金榜题名、荣宗耀祖当作正统的人生道路。而把科场失意看成是遗憾终身的大事。因其父蒲磐的影响,蒲松龄从小喜爱读书,经、史、诗、文皆过目不忘。19岁时,在县、府、道连考三个第一,中了秀才。但此后几十年,屡次考试总以“病鲤暴腮,飞鸿铩羽”结束。康熙十七年,他再次落第,和朋友李文贻泛舟大明湖,借以消愁。面对良辰美景,他愁上加愁,泪水潸然而下。之后,他写下了《大江东去·寄王如水》一词,感叹自己固然是抱玉卞和,无奈考官是糊眼冬烘鬼,难以进身。在历尽心酸之后,蒲松龄逐渐清醒。八股文的重压、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荼毒,功名不就的失意、考官的愚智不分,一股脑儿涌上心来,他满腔悲愤,似骨鲠在喉,必求一吐为快。他的创作具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了反映自己生活的时代,抒发自己的情怀。他在《感愤》诗中说:“新闻总人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在《聊斋自志》中写道:“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因此,从《聊斋志异》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胸中垒块,而且透过作品中的狐鬼精灵、奇人异事,还可以真实地看到清顺治、康熙时期的时代风云。

花费三十年的创作

康熙九年九月,蒲松龄应朋友之邀,做了扬州府宝应县知县的幕宾。在此,他多次随知县视察民情,治理河道,欢宴游历,应付上司。大半生身居穷乡僻壤的蒲松龄,惟一一次混进官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方面,他目睹了吏治的黑暗;另一方面,南方山水的钟灵秀气也使这位老夫子陶醉其中,欲先泄而后快。他是一个平生很少出门的人,仅仅登过泰山和崂山,多次到过济南而已。

所以有机会到淮南游历不免感受特别深刻,沿途的景物他都写进诗篇中去,形成了他自己的诗的特点,进而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甚至影响到《聊斋志异》的风格特点。

蒲氏在南游时已经在搜集故事,先用诗的形式写出试看,然后再写成小说。蒲氏有《独坐怀人》诗一首,里面写道:“途穷书未著,愁盛酒无杯。暮笛惊残梦,深窗坐小年”。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大清王朝

虽说是“书未著”,其实“书”的内容已经在残梦后的深窗下酝酿了。假如蒲松龄不曾有南游的亲身经历,没有多少篇七言律诗的试写,小说是不容易写到这种境界的。

蒲松龄不仅擅长短篇小说创作,而且精通诗文词曲。他毕生写下了大量的作品,著有《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余篇;诗九百余首;文四百余篇;词一百余阙;俚曲十四种;戏三出;杂著数种。

在他的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揭露官府豪绅同人民群众的矛盾,反映社会黑暗和民主疾苦。如诗《空城雀》、《日中饭》、《道谨》;文《纪实前编》、《纪灾后编》;词《贺新凉》等。《聊斋志异》是薄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前后就基本写成,以后又经过长期的修改增补。

虽然它的题材多数来自口头传说,但是大多经过作者的再创作,赋予新的内容和思想意义。

蒲松龄花了整整三十余年的时间,写成四百九十余篇聊斋故事,他大概不会像写一部辞书那样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如果非要说是有什么原因的话,那应该是生活,是不如意的生活硬从强烈希冀科场进身的蒲松龄身上,挤出一部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