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中托渡的意思,芦中托渡的故事

时间:2023-11-05 20:09:02

【芦中托渡的意思】

在芦苇中求渡。比喻靠人帮助脱离险境。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芦中托渡的意思,芦中托渡的故事

【芦中托渡的故事一】

楚王知道伍子胥正往吴国逃亡,就派兵追赶。伍子胥见后有追兵,自然不敢稍稍松懈。刚到昭关(在安徽含山县西北,又名小岘山),当地的官吏就冲上来要逮捕他,伍子胥忙装着失意的样子,欺骗他说:“楚王不是要抓我,是要我的宝珠,可是我把它弄丢了,现在就要去把它找回来。”官吏听了信以为真,放走了他。

伍子胥就往渡口跑去。来到江边的时候,远处追兵的呐喊声和兵器的铿锵声阵阵传来,伍子胥感到情况万分危急,赶紧跳进芦苇丛里藏起来。这时江面上正好一叶孤舟逆流而上,一个渔夫坐在船头奋力划桨。伍子胥看见了,一边挥手,一边小声叫道:“渔夫,请帮帮忙渡我过河!”

渔夫装着没听见的样子,划着船儿慢慢靠近伍子胥,只听见渔夫唱道:

日月多么明亮,时光飞逝,夜色黑暗;

先生莫要着急,君子相会,芦苇丛里。

伍子胥听明白了渔夫的意思,回头又躲进芦苇丛里。船靠近岸边,渔夫又唱道:

夕阳西下,我心忧伤;

月已驰落,何不渡江。

唱过两遍,伍子胥已跳上船,一会儿就渡过了宽阔的河面。

伍子胥从渡口登岸,渔夫为他端来米饭、鱼羹和一盆肉汤。二人吃完,伍子胥解下身上的宝剑送给渔夫,说:“这是我先父传给我的,上面镶着七颗星,能值百两黄金,请你收下。”

渔夫连忙谢绝,说:“我听说楚王悬赏,谁抓住伍子胥,就赏给他5万石谷子,加封执圭的爵位。我怎么会贪图你的宝剑呢?”又劝道:“时候不早了,你莫要逗留太久,夜长梦多,还是赶紧离开吧,免得被人抓住。”

伍子胥问渔夫的名字,渔夫说:“你是芦苇中的先生,我是渔夫中的老伯,咱们后会有期。”

伍子胥这才拜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