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时间:2023-09-25 10:09:02关键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这项耗资巨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原计划要在90年代实现,现在看来可能成为跨世纪的项目了。1990年10月22日,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杂志曾报道,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奎尔说,美国准备对这项耗370亿美元的国际航天工程做出重大修改。第一次发射可能要推迟到2000年,因为要用新研制的不载人重型助推器发射航天站部件,而不是完全依赖航天飞机。

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按照经过10多次重大评审确定的设计方案,到,2000年前的日程安排是:1990年12月航天站初步设计评审;1992年5月关键设计评审;1995年3月航天站第一个大型构件发射,开始组装;1996年6月美国实验室发射;1997年2月美国的居住舱发射;1997年7月宇航员进驻航天站工作;1998年2月日本实验舱发射;1998年6月欧空局实验舱发射;1998年航天站组成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在计划提出的头几年(1984~1986年),“自由”号确实被视为天之骄子,火红了一阵。后来却每况愈下,规模尺寸一再缩小,发射时间一再推迟,而所需的经费预算却与日俱增。自1985年以来,计划经历的大大小小变化已不下十多次,其中改变最大的有两次:1991年和1993年。

8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财力下降,而最初对空间站的经费估算严重偏低,80亿美元远远不够。自1988年起,每年的预算要求都在10亿至20亿美元;美国国内各界人士对空间站的批评日益增加:一些国会议员指责空间站影响了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而科学家们则抱怨空间站挤掉了本该用于空间科学和空间探索的经费。因此,一年一度国会讨论国家航宇局的经费预算时,空间站就成了众矢之的。

为了压缩经费预算,争取国会讨论通过,空间站不得不缩小规模,减少技术复杂性,推迟发射日期。

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1991年3月完成了第一次重大方案修改,主要内容为:

把桁架梁的长度缩短1/3,改为105米。居住舱和实验舱的长度从13.2米缩短为8.5米。

在轨装配本是“自由”号胜过“和平”号的主要创新和特色。但新方案将大量减少在轨装配的工作,构件和部件尽可能在地面装配好再送人轨道,实验舱和居住舱内部的仪器设备也先在地面安装好。这样一来,为建造空间站发射航天飞机的次数可减少到18次。

太阳电池阵面积缩小,发电能力由75千瓦减低为56千瓦。数据通信设备用航天飞机上用的产品,而不必重新研制。

空间站建成后,宇航员的舱外活动由原计划平均每星期3~4次,减少为每3~4星期一次。

再拖延变成“跨世纪工程”-空间站

建站的进度推迟3~5年。首次发射空间站构件的时间推迟到1995年11月;1996年12月完成第一阶段有人短期照料的;1999四年建成永久性空间站。空间站工作寿命仍为30年,但站上航天员减至4人。

但是,这个方案没有维持多久。

时至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他面临着一场扭转国家经济衰退状况的严重挑战。为了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削减无效益和低效益的投资项目,在发展航天技术政策上,克林顿主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首先取消了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飞行等探索性计划。

至于空间站,克林顿认为它是美国在世界航天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象征。尽管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致使“自由”号在政治上的争霸作用已大大降低,但它仍然是显示科技与经济实力的一个标志,决不能放弃,勒紧裤带也要干。何况,它又是一个多边国际合作项目,即使从国际信誉考虑,也要坚持到底。

但是,为完成空间站所需的总经费估算高达400亿美元(其中包括1985~1992年9月为止已花掉的田亿美元)。建成后,每年的运营费为20亿美元,按30年寿命计,需要再投入600亿美元,也就是成本达到1000亿美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建造、运营费用,又鉴于国内经济萧条、债台高筑,克林顿政府不得不下决心大幅度削减空间站的经费预算,要求今后5年内,对空间站的年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

在经费削减一半;的情况下,对原来的方案进行局部性修改已无济于事,必须另起炉灶,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