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聊天要避免使用颜文字、语气助词与情绪符号

时间:2023-10-28 05:19:03

颜文字

我们都知道,有时通过文字交流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无法判断出对方传递出的情绪,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和对方进行语音交流或当面交流,只得通过对方文字中的“颜文字”与标点符号来判断信息中蕴藏的情绪。

过去叫作“颜文字”,现在叫作“表情包”。

字符表情形态的“颜文字”是一种表情符号,是指利用计算机字符码表中特定字符的显示外观,编排其组合次序,形成描绘人物表情动作的图案。“颜文字”是在多语言符号象形元素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语言符号。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颜文字表情就此诞生。从此,网络表情符号一发而不可收,在互联网世界风行。

颜文字表达手法自由多变,表现形式不局限于文本和图形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动画和交互方式进行动漫游戏创作。颜文字极大丰富了网络交流的想象空间,深受以年轻用户为核心的二次元群体喜爱。多语言的文化包容性和字符多样性,让颜文字有了数以万计的单行象形文字组合形式。目前颜文字在全球拥有超过十亿用户量级的受众,与emoji(绘文字)、emoticon齐名,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网络文化符号。

直到现在横行在社交软件中的表情、表情包,已经成为我们沟通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甚至有的人不发表情包就不会说话,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也必须跟上一个表情包。

这种习惯的养成有两个弊端:

1. 表情包毁了我们的词汇量。

我们依赖电脑键盘从而丧失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如今已经不足为奇,表情包的副作用就是我们的表达能力会渐渐衰退。尽管有些只可意会的事情,通过表情包可以很好地润滑,但如果你很尊重对方的话,还是用真诚的语言比较好。

2. 过多的表情包给人一种懒散、嘴碎的印象。

如果你遇见过一种人,大部分是异性,刚刚接触,甚至还没有正式地认识彼此,“一言不合”就甩表情包,他们把表情当作打开话题的工具,认为斗一斗表情,再开始话题不那么尴尬,事实上,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还没熟悉,硬靠近。

上来就斗图的行为实在非常减分,让人觉得这个人言谈很随便,应该干不了什么大事,所以在社交过程中,表情包的尺度一定要收敛,无论什么表情,它只是一个聊天工具,如果你发现在某一刻你在指望表情包聊天,那么你的聊天质量就已经开始下滑了。

高效聊天要避免使用颜文字、语气助词与情绪符号

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是助词的一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

我们还拿前文中出现过的语境举例:

“晚上你想吃什么呢?”

在这句话当中,结尾出现的“呢”,是一个判断情绪的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呢、啦、吧、呀”等语气助词都是正面情绪的体现,另一方面,涉及文字沟通的弊端,这也可能是一种装饰。因为有可能对方也会靠语气词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比如“嗯、好、没事、嗨”,这些语气助词让我们很难判断对方的情绪点,比如在与异性交往的时候,这样简单直接的语气助词通常会让人应激地理解为“反话”。

语气助词可以用来安抚对方,或是给消极情绪打气,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语气助词尽量不要带给对方模糊的信息,比如“还好吧、应该吧”,如果对方出于信任需要你给出决定性意见,那么语气助词的作用只能在提升亲和力上,比如“交给我吧!放心吧!”

高效聊天要避免使用颜文字、语气助词与情绪符号

情绪符号

这里所说的情绪符号指的就是标点符号了。

它总是静静地在后台工作,扫除理解障碍,努力保持信息流畅,而词语则四处活跃着表达想法、意思和感受。标点符号坦然接受自己的实际用途,但是它们也有感情,它们以微妙的方式表达有时很容易被忽略的情绪,标点符号对语言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情绪,当然,这些标点符号和文字措辞一样重要。

具体的使用规则在这里就不详尽地解释了,我们只挑选了一些较为直接影响沟通效果的例子。

句号“。”

还有比句号更简单的标点符号吗?一个小小的圆圈代表结束一个句子。但是近来,句号表达的意思已经越来越复杂。就像BenCrair在《美国新共和杂志》中指出的,在网上聊天和短信中,句号意味着“我对我刚才说完的这句话并不满意。”

有点抽象了?留心观察,由于数字通信越来越像实时对话,人们通常不再使用最后的标点符号,而是直接点击发送。甚至连逗号都用空格来代替,当我们在一次聊天中,如果逐渐地开始出现标点符号了,也许是氛围逐渐严肃的体现。因为标点符号在语言中的地位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只是后天追求效率和无伤大雅的种种原因把它们省略掉了,但如果你即将要讲一件重要的、严肃的或是着急的事情,你会不自觉地把标点填回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表示一句话结束的句号,反而看上去似乎有点突兀和鲁莽。Idibon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支持句号表达负面情绪的观点:在对900万次社交媒体互动集锦进行的分析中,他们发现,句号的出现与以“f”开头,“you”结尾的短语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感叹号“!”

在我们的生活中,感叹号是具有强烈指向性质的标点符号,大多用来表达强烈的情绪,比如“太好了!”或者“分手吧!”

长期以来,感叹号一直被视为响亮或激动的符号,但是其表达的情感范围比这更加复杂。在数字化通信中,感叹号成为诚挚的代表符号。在电子邮件或是书面材料当中,省略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看上去太不严肃,而用感叹号就解决了句号表达愤怒情绪的问题。

下面这个句子用句号结束就有点枯燥,冷硬,甚至有点讥讽:“我期待这次会面。”

但是如果用感叹号--“我期待这次会面!”--就显得更加温暖和真诚。感叹号在这里增加的不是歇斯底里,大喊大叫,而是真诚的微笑!

省略号“……”

中文的省略号由六个排成一排的圆点组成(英文的省略号为三个),代表的是文本中省略的部分。

但是通过省略可以传达很多意思。省略的部分接收者不得不自行理解其内容,这样的话就非常含糊其词,甚至轻浮。

“那个……”

这是邀请,还是建议?你要说什么?这样含糊的半句话实在看起来难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省略号基本上发展成为“哦,这有点尴尬”的委婉说法,显然尽管出现了省略号,但对话并没有结束,必须有人采取行动,发出省略号的人期望对方修正意见,收到省略号的人在看到省略号的时候也会兴致全无。

这种情况在沟通的过程中很难察觉,有时它随着我们的情绪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自己没有觉察到的时候,已经给对方不舒服的感觉了。

所以,在我们的社交活动中,省略号不是个提升活泼气氛的好选择,当我们与新认识的朋友或是初识的异性聊天时,省略号频繁地出现会给人一种没有可靠度的感觉,就像我们初次见面的握手礼仪一样,含含糊糊似有似无的握手会让对方丧失社交欲望,没有坚定的语言的人,也同样会给人带来这样的刻板印象。每个人的情商指数也不相同,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你的不经意对你产生歧义,从而影响社交质量。

如果大家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节目,回忆一下,是不是我们的两位老师几乎没有过含糊的语句呢?正是这种自信、坚定的语气给了大家值得信赖的感觉,每天大家蜂拥而至的疑问和求助声中不乏出现这类问题,大家都不清楚,聊天没什么问题,自己也没有犯什么错误,可就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说明大家养成的习惯细节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就像随手打出来的省略号,这并没有恶意,但就是会削弱对方的好感。

在一种情况下,省略号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是什么情况了。我们多数对朋友、伴侣失去耐心的时候,大多会用省略号表示“无语”的情绪,然而当这个情境下,它的效果会被放大,原因正是因为省略的本质,对方会在心里联想放大你的不满情绪,而产生更多的不满,也因此会导致矛盾产生。

枯燥无味的逗号“,”

美国小说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说过,“逗号非常卑微,没有自己的生活。”不仅如此,它们的枯燥无味甚至会感染你。“伴随你左右,为你拿外套,帮你穿鞋子,让你不能像原本应该的那样过积极的生活。”

听上去或许非常低三下四,但是逗号并不“在乎”。为了出现在词语之间,让句子的速度放缓,它不得不保持有条不紊的态度。

颜文字、语气助词与情绪符号传递出了部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方在交流时的情绪。因此我们不仅仅要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到这些微妙的情绪,还应该在与他人交流的同时注重自身信息的传递,否则就像[微笑]表情,回复“呵呵”等,很容易使对方引起联想,你们的关系也就跌落谷底了。

就像我们对待社交活动的态度,一个有条不紊的形象非常利于提高社交质量,我们要清楚这些标点符号的存在永远都是文字聊天时最有利的工具,它能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我们对对方的尊重和自身素养,一段标着正确标点符号的文字会让人认真阅读,一个拥有正确的聊天态度的人会让人认真对待。

提高沟通效率的基础是认真对待聊天习惯,无论是文字还是声音、肢体,能够言简意赅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就是人人都喜欢的“雷厉风行”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