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为什么大多呈棕色

时间:2023-11-18 04:59:02

解答专家

史蒂文·艾利森(Steven Allison)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生态学研究员

土壤中丰富的无机碳吸收了大部分的可见光,使土壤呈现出独特的深棕色。(如果土壤受到侵蚀或其中少有植物生长,土壤中的碳含量就会变得很低,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底层矿物的颜色——红色、黄色或灰色。)那么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土壤中的碳含量会那么高呢?

全球土壤含碳量为1.5×1018克~2.3×1018克,是全球植物含碳量的2倍~3倍。大部分土壤中的碳沉积了成百上千年。既然有那么多细菌、真菌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在分解和消耗土壤中的碳,为何那些碳还是沉积了如此漫长时间呢?

植物死亡后,分解者吸收了一部分植物中的碳,并将其余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而分解者死亡后,它们的碳又被其他分解者消耗和吸入。

土地为什么大多呈棕色

然而,一些因素可能会阻止分解者。许多微生物会分泌出酶,将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以便吸收。但是,微生物无法将土壤中所有形式的碳都轻易分解。死亡的微生物细胞壁上的物质与土壤中的其他碳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复杂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大多被称为腐殖质,它们的化学结构能够抵御酶的攻击,因此可以在土壤中聚集起来。腐殖质能与和它类似的名为多酚聚合物的分子一起,把对它们有潜在分解作用的酶束缚起来,使酶失去活性。

其他环境因素也会降低微生物酶的效率。如果土壤缺氮,微生物可能无法得到形成酶所需的营养。此外,有些酶需要用氧做底物。因此,无氧条件(如沼泽和泥炭地)常常会导致碳在土壤中积累。

◎译者:冉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