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且永恒的发展

时间:2023-11-21 18:39:03

Hans Ulrich Obrist--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伦敦蛇形画廊馆长,《自己动手做艺术》(Do It:The Compendium)编辑。: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合著有《日本项目:新陈代谢派访谈》(Project Japan:Metabolism Talks)。

无限且永恒的发展

我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一个生态与经济学领域的先锋人物汉斯·宾斯万格(Hans Christoph Binswanger)深深地影响了我。他现在80多岁了,年轻的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又将他的观点重新捡了起来,比如提诺·赛格尔(Tino Sehgal)就经常把宾斯万格称作是影响力的代表。

宾斯万格的智慧在于,他很早就发现,无论从人类还是行星的角度讲,无止境的发展都无法维持下去。他觉得,当下主流的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过于侧重劳动力和生产力,而放在自然资源和智力资源上的精力太少了。永无止境的增长是不现实的,就像在每个周期性“牛市”结束的时候,那些“事后诸葛亮”总会告诫我们的那样。

宾斯万格的目标是调查经济学和美学在价值观上的相似和不同。他首先研究了经济学和炼金术在历史上的联系,这真是一个有趣又离奇的想法。在1985年的《金钱与魔法》(Money and Magic)一,他引用了中世纪探讨炼金术的文章,这些文章研究的是如何将铅变成金子,宾斯万格进一步展示了自傲的永恒发展的概念怎样从中延伸而来。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Eugene Delacroix)的画作《天空中的墨菲斯托费勒斯》(Mephistopheles in the Sky)。

宾斯万格研究的重点之一是歌德。魏玛时期,歌德担任财政大臣的时候对社会经济学雏形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歌德的《浮士德》(Faust)一,浮士德博士要追求无限的知识,而魔鬼墨菲斯托(Mephisto)意识到这种想法所具有的毁灭性力量。戏剧第二幕的开头,政府的奢靡浪费导致经济崩溃,墨菲斯托要求帝国统治者积极面对,从而解决了债务问题。宾斯万格从小就对浮士德传奇的一生十分痴迷,他通过调查发现,歌德让墨菲斯托想出“纸币”这个主意是受到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劳(John Law)的启发。约翰·劳在1716年创办了一家法国银行,那是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他的做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于是奥尔良的公爵辞退了所有的炼金术士,因为他意识到,印刷纸币比任何化铅为金的努力都更方便、更有诱惑力。

宾斯万格将金钱和艺术创意结合在一起。他认为,艺术是基于想象的,艺术也是经济的一部分。另外,银行以票据或铸币的形式创造金钱的过程,不是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吗?公司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都需要从银行贷款,产品卖出去后,银行“虚构”出来的钱与公司的产品就有了相同的价值。艺术和经济都是将一些有待发展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过程。

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这样的买卖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宾斯万格在《金钱和魔法》中说:“这样无休止的增长产生了一种近乎魔法的力量。”他自创了一种寻找资本泛滥之症结的方法,鼓励我们质疑经济学的主流理论,辨别它与真实经济的不同之处。但是他并不排斥大批量销售,而是建议缓和需求。如此,市场不必消失或者被替代,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人们操控而不是控制人们的“小可爱”。

宾斯万格的观点有时候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情况下,物质商品和资源的匮乏是一个基本问题,人们通过自己的方式优化了产品生产效率,并将物品的重要性深深地印在了物种记忆中。一个世纪以前,掠夺性产业的诞生使人类经历了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上并不缺乏商品,而是过度生产,这也成了现代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然而,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还是鼓励我们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我们需要不同的文化类型,帮助我们在过多的商品中理出头绪。我们的习惯将再次被引向非物质的方向,使我们倾向于追求质量而非数量。这个转变要求我们,在观念上从生产更多物品转向选择优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