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纳粹党为什么能合法地建立法西斯专政?

时间:2023-11-23 13:09:01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反动的社会思潮,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反对民主,对外侵略扩张。那么,这样一股黑暗思潮和政治势力的代表——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纳粹党,为何能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大行其道,合法地掌握国家的政权呢?

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上台的原因十分复杂,德国国内经济危机的冲击、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及由此激发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等因素,都给他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国民经济急剧衰退。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2%,钢铁产量倒退到35年前的水平,大批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至800万人,此外还有众多破产的农民。国内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统治阶级也亟望借助新的力量摆脱困境。

1919年6月,德国被迫与“一战”中的战胜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约将战争罪责全部归于德国,并予以严惩。和约规定:德国向法国交还阿尔萨斯和洛林(普法战争后德国占领的法国领土);向波兰割让“波兰走廊”;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禁止其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海军力量受到严格限制,只准保留陆军的10万兵力。和约令德国失去了八分之一领土、十分之一人口,并需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在战争中受到重创,《凡尔赛和约》又令其蒙羞,这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举国上下都希望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其中不满和约、对魏玛共和国失望的部分民众在情感上开始倾向鼓吹民族复仇的纳粹党。

战后的德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魏玛共和国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基础很不牢固:右派势力认为它是在革命中诞生的,是同屈辱的凡尔赛和约联系在一起的;左派势力则认为它是镇压革命的成果。面对危机,魏玛共和政权处处受制,难以作为。此时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急需借助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危机,稳固自己的统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此机会,一方面笼络资产阶级和军国主义势力,一方面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鼓吹推翻民主政府,并向民众作出种种承诺,成功骗取选民支持,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魏玛共和国时代(1919—1933)由此告终,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次年,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在军队的支持下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和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称为“元首”,成为国家政权的独立执掌者,正式确立了法西斯纳粹党独裁的统治体制。

德国纳粹党为什么能合法地建立法西斯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