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

时间:2023-11-30 04:39:02

那么,什么是有德性的生活?怎样才能过上有德性的生活?

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

关于第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理智德性(virtue of thought)和伦理德性(virtue of character/ethical virtue)。理智德性涉及人的认知和思维活动,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伦理德性事关人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的各种适宜的反应和行为,主要通过习惯来养成。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分类狂人,特别喜欢对各种概念进行精微的区分,他把理智德性又区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智慧,理论理性认知一般性的原理,实践智慧涉及理性对具体东西的把握,有时候人们把它又翻译成“明智”。

那么,什么是实践智慧或者明智呢?

多年前,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过一句话:“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这句话曾经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指责茅于轼无视穷人的困苦,甘做资本家的代言人。可是我却认为这句话恰恰体现出茅于轼的实践智慧。茅于轼说:穷人是弱势群体,为穷人说话能够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赞同,哪怕说错话了,也不用担心,因为立场没错,顶多是技术性错误。但反过来,为富人说话则不同,因为历史的原因,富人被认为是剥削者,加上我们有仇富的传统,所以为富人说话肯定是不受欢迎的。至于做事,为富人做事是有酬劳的,所以大多数人虽然不愿意为富人说话,却愿意为富人做事。而为穷人做事很难有酬劳,所以为穷人做事的人比较少。结果是很多人“为富人做事,为穷人说话”,很少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茅于轼认为这样的社会是不正常的,容易出问题,所以他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

茅于轼当年还说过另外一句话:“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很多教条主义者和立场先行的人,听到这样的说法第一反应就是我反对!可是如果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你就会发现茅于轼的这些论断充满了实践智慧。为什么他主张廉租房没有厕所?不是因为他歧视穷人,认为穷人就只配用公共厕所,而是因为很多廉租房实际上都被各种关系户霸占了,所以只能采取这种手段,才能确保真正有需要的穷人住上廉租房。

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理论智慧是对一般性原理的认知,它可以通过教育获得,而且在这方面年轻人可能还会胜过老年人,比方说小孩子学习奥数、围棋就特别容易上手,布谷现在还不到五岁,在玩“智慧金字塔”游戏的时候,她已经能在十次游戏中胜我一两次了。但是实践智慧却不同,它是理性对具体事物的把握,成年人往往会比小孩子更有实践智慧,因为它要求你拥有足够多的经验知识和足够明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