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图像记忆法

时间:2023-12-01 17:09:03

吴昊和任承是两名高中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两个人便一起报了编导的艺术班。记忆和背诵一直以来都不是两个人的强项,谁知道这次编导老师竟然布置了一个任务,说是根据几个词语编故事,词语有“星星、猩猩、熔岩、珍珠、桌子、树、黄山……”等。吴昊一看这些零碎的词语,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别说他不擅长编故事了,就连老师给的这几个词语他都很难全部记住,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吴昊本来想去任承那里找找共鸣,谁知道任承竟然已经开始编故事了,这让吴昊不由得惊奇,他问:“这些词你是怎么记住的?”任承说:“我原来也记不住,可是刚才三班的同学教给我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幅画面,这些词语要相互关联起来,这样不容易漏。把它们都包含在画面中,我只需要记住这个图像就好了。你也试试。”

吴昊采取了任承的建议,把老师给的词语组成了一幅相互关联的图像:夜晚,悬崖底下是炽烈的熔岩,悬崖上长着一棵树,树下有张桌子,猩猩坐在桌子上凝望夜空,天上的星星让它想起了深海里的珍珠……这个画面牢牢地刻在了吴昊的脑海中,果然他很快就记住了这些词语。

看图说话,图像记忆法

图像记忆法,又叫右脑图像记忆法,是目前最符合人类大脑运作模式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记住很多枯燥无趣、毫无规律可言的数字,而且这种记忆并非瞬时记忆,能够在脑海中停留七八天。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适当的复习,能够达到终身记忆的目的。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就是视觉信息,视觉传递给大脑的是图像,大脑像照相机一样,将这些图像定格为记忆。图像既是记忆的一种形式,又是记忆的连接媒介。当我们回想的时候,能够迅速地回想出当时的画面、颜色、动作,甚至当时的声音等,这便是成功的联结,它在我们的记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回想起“鸟”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很多图像,有的是黄鹂站在树枝上鸣叫的姿态,有的是白鹤展翅的姿态,还有的是燕子衔着春泥穿柳而过的画面。这些画面生动、鲜活,带着大自然的气息,充满了闲情逸趣。因为我们之前见过这种画面,视觉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在大脑中备了份,当我们再次回想的时候,这些画面会不受我们控制,自己跳出来。不经意的画面却能够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图像记忆法的奥妙之处。

记忆并非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背诵一首简单的诗,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儿时父母教我们念这首诗的场景,因为这首诗和这个画面是相联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所学习的知识和所需要记忆的素材进行加工,把抽象的信息处理成形象的图像,把单调的数字或晦涩难懂的词语加工成画面,有效地利用图像记忆法来帮助记忆。

图像记忆法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将记忆素材进行分类,比如,名词分为一类,动词分为一类,形容词分为一类。把具体的词和抽象的词分开,具体的词有电脑、盆栽、公交车等,都是我们能够直接联想为图像的信息。而“知识”“时间”“友谊”之类的抽象词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进行联想,将这些词语转化为形象贴切的画面。例如,时间可以联想为一个钟表,知识可以联想为一本厚厚的书,友谊则是两只握在一起的手或是两个揽着肩膀的人。

第二步是将图像进行整理,如电脑、盆栽、公交车、知识、时间、友谊等,是互不相干的几个词语,即便处理成图像也是毫无关联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大脑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加工,想象成相互联系的画面。电脑的壁纸上有一辆公交车,车上放着一,一个盆栽正好压在书上,盆栽的右下角显示着时间,车顶上坐着两个手拉手的小姑娘,她们正惬意地吹着风……这样一来,所有的记忆对象都包含在一个画面之中,各个对象之间也有了密切的关联,不容易被遗漏。

第三步则是将图像联结起来并进行大胆的想象。因为很多识记材料是没有关联的,即便转化为图像也很容易出现漏记的情况,如“公交车”“电脑”“知识”这三个词语是毫无关联的,可是如果我们利用夸张的想象将这些图像联结在一起:男人把公交车缩小放进口袋,把书放在电脑桌前,电脑忽然自己张开嘴把书吃了进去,然后自动开机了……一幅新奇却充满了趣味的画面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只怕我们一时间想忘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当这些词语相互之间产生了关联时,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