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玉米之谜

时间:2023-12-05 19:39:01

农业的发展和植物的改良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对很多植物都进行了改良。

野生植物在自然界中生存所需的特性,和栽培植物便于为人类所利用的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其中一种就是“脱粒性”(后文会有详解)。野生植物的种子都会被散播出去。但是栽培植物却不一样,它们的种子都是由人类收割的。所以种子不自行落下的话会更加方便。

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特征。

比如说,野生植物分散开生长更为有利。如果一齐发芽的话,一旦遇上灾害就会全军覆没,所以野生植物都会分散时间来发芽。与之相比,栽培植物如果不生长在一起的话就会很麻烦。人们更希望把种子播撒下去后,它们可以一齐发芽。所以,人们把栽培植物朝着“整齐”的方向不断进行改良。此外,就算是属于同种类的野生植物,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特征,有的耐寒,有的抗病……只有具备多种多样的特性,才能保证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可如果栽培植物也具有这么多样的特性的话,就会非常麻烦。试想一下,我们好不容易进行了品种改良,选出了具有更优特性的作物,结果实际栽培的时候,却又培育出了特征各式各样、口味参差不齐的品种,这可太令人头疼了。

野生植物为了维持集团中的多样性,会进行异花授粉。通过和不同的个体进行授粉交配,可以培育出具有各式各样特性的后代。但是,如果栽培植物也具有这样各式各样的特性的话就会非常麻烦。所以,栽培植物多是用自己的花粉对自己的雌蕊进行授粉并结果的,自花授粉的方式进行繁殖。自己授粉自己结果的话,培育出和自己具有相似特性的后代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方便栽培的F1品种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定律,其实也是因为作为栽培植物的豌豆,是一种自花授粉的植物。

我们在前文介绍的孟德尔定律中,基因为AA和aa的豌豆进行交配后,得到了基因全部为Aa的后代。也就是说,所有的种子的特性都一致。这对于栽培作物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因此,最近都采用基因AA和aa交配后的种子进行培育。由AA和aa交配得到的子代,被称为F1代,而这样的种子则被称为F1品种。但是,虽然被称为品种,其实它的性状并没有稳定下来。一般品种的情况,把种子播种下去,就会栽培出和母体具有一样特性的作物。但是,把F1代的种子播种下去的话,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依旧会培育出不同的后代。因此,就必须要一边维持基因AA和基因aa的本体,一边每年产出F1代的种子。

彩色玉米之谜

黄白玉米

黄色的玉米和白色的玉米进行杂交后,会得到黄色和白色混杂的双色玉米。而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黄色玉米粒和白色玉米粒的数量比为3∶1。这种人工培育出来的玉米就属于F1品种。而根据分离规律,这种F1代的后代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双色玉米

彩色玉米之谜

但是再仔细想想的话,多少会觉得有些奇怪。

F1品种的后代,也就是种子当中的胚。就像我们在第115页中介绍的那样,胚的部分就相当于植物的宝宝。而胚四周的种子,则相当于守护着胚的妈妈的肚子。

F1品种后代的特征,只有在胚发芽之后才能知道。那为什么像妈妈的肚子一样的种子,却会分为白色的和黄色的呢?

奇妙的现象——异粉性

大家知道“七彩玉米”吗?

七彩玉米,正如这个名字一样,一粒一粒的玉米粒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就像漂亮的宝石、多彩的糖果一样。七彩玉米,准确来说其实应该叫作“玻璃宝石玉米”。

就像我们刚刚介绍的那样,黄色的玉米和白色的玉米杂交后,会得到有着黄色和白色玉米粒的黄白玉米。

提到玉米,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黄色的玉米。但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玉米不只有黄色和白色,还有黑色、绿色、红色、橙色等,非常多的颜色。人们推测,七彩玉米就是由各种玉米杂交而成的。

在玉米的起源地玛雅,有着这样的传说。传说众神用玉米创造了人类,而由于玉米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用玉米创造出来的人类也就有了不同的肤色。

玉米粒的颜色,是由花粉交配后的基因决定的。但是,正如我们在上一小节的最后提出的问题那样,玉米粒颜色的变化,其实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受精过后形成的种子中的胚,相当于植物的宝宝。宝宝的性状,是由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决定的。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玉米粒中有颜色的部分,是包裹着胚的部分。用人体部位来解释的话,这个部分相当于孕育着宝宝的妈妈的肚子。玉米粒的颜色根据遗传定律发生变化,其实是父亲的性状显现在了母亲的肚子上。这种奇妙的现象被称为“异粉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植物复杂的受精

这种情况,和植物复杂的受精有关。

植物的雌蕊粘上花粉后才能结成种子。这个接受花粉的过程被称为“受粉”。但是,单单这样还没有办法进行受精。可以发育成种子的胚珠,位于雌蕊根部的子房内,所以精子必须从雌蕊顶端移动到根部。

当花粉到达子房的顶端时,就像种子发芽一样,花粉也会发出芽来。然后,会伸出一种叫作花粉管的小管子直达雌蕊的内部。当花粉管到达了胚珠的内部,花粉中的精子就会通过花粉管释放到胚珠中。

更加奇妙的是接下来的过程。

人类的精子只有一个核和卵子进行授精。而植物的花粉却有两个核。其中一个会进行授精,发育成植物的宝宝——胚,而另一个,会在胚珠受精后成为宝宝的奶水部分——胚乳。这种植物进行两次受精的现象,被称为“双受精”。

双受精这种现象,发生在所有植物身上。尤其像玉米这种,胚乳的性质体现在玉米粒的颜色上,所以非常便于观察。

三个基因组

就算如此,那为什么作为植物宝宝奶水的胚乳,一定要靠受精才能形成呢?

植物从精子和卵子那里,分别会继承一个基因组,两个基因组为一套。这种含有两个基因组的个体,被称为二倍体。但是,胚乳却不一样。精子中含有一个基因组,雌蕊中有两个基因组,所以一共有三个基因组。也就是说,受精后的植物是三倍体。拥有三个基因组,比起拥有两个基因组,可以形成更多作为植物营养成分的胚乳。所以,植物才要进行如此复杂的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