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论恐慌,事实真的如此吗?

时间:2023-12-11 19:39:02

阶段论恐慌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经历了巨大的创伤后,人的情绪通常会经历否认、愤怒、交涉、沮丧、接受五个阶段。事实真的如此吗?

阶段论恐慌,事实真的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瑞士裔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通过研究临终病人的情绪,将悲伤划分为5个阶段:否认、愤怒、交涉、沮丧、接受。如今,人们已普遍接受悲伤五阶段,引用时常信手拈来而无须说明。

但并没有证据显示,我们悲伤时情绪会严格遵循这5个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罗素·弗里德曼(Russell P. Friedman)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谢尔曼奥克斯市悲伤恢复学会(Grief Recovery Institute)的执行董事,曾与约翰·詹姆斯(John W. James)合著《悲伤恢复手册》(The Grief Recovery Handbook)。他认为:“目前尚无研究显示,悲伤分为不同阶段。过去的划分也不能称为阶段。悲伤是由于‘丧失’引起的正常的、自然的情感反应……无论人们多么渴望有一套简明扼要的悲伤指导方针,世上都不会有两个人对悲伤的感受完全相同。”

弗里德曼的结论,来源于他在日常工作中与悲伤人群的大量接触。美国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尼迈耶(Robert A. Neimeyer)也赞同这一观点。他在学术著作《意义重构与“丧失”体验》(Meaning Reconstruction and the Experience of Loss)中指出:“科学研究显然无法证实,‘丧失’引起的情感变化是否存在一定的阶段顺序,或者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点,标志着悲伤的结束和‘恢复’的开始。”

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用几个简洁的阶段来概括人生百态。心理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人的性心理发展概括为5个阶段:口唇期(oral)、肛门期(anal)、性器期(phallic)、潜伏期(latency)、生殖期(genital)。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育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松(Erik H. Erikson)把心理发育划分为8个阶段:信任与怀疑(婴儿)、自主与羞耻(幼儿)、主动与内疚(学龄前)、勤奋与自卑(学龄)、身份认同与混乱(青春期)、亲密与孤独(青年)、繁衍与停滞(中年)、完善与绝望(老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则认为,人类的道德发展包含6个阶段:父母惩罚(parental punishment)、利己主义(selfish hedonism)、人际和谐(peer pressure)、法律和社会秩序(law and order)、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普遍道德原则(principled conscience)。

为何万变不离“阶段”呢?人类这种灵长类动物,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模式和讲述来理解这个混乱不堪、无法预知的世界。阶段学说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一方面,它的工作原理类似物种分类或进化图示,发人深思;另一方面,它先后有序,完全符合人们讲故事的习惯。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Carol Tavris)在一次采访中谈到,阶段理论就是“给混乱赋予秩序,让无常变得可知,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塔夫里斯是《对女性的误解》(The Mismeasure of Woman)一书的作者,其与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合著了《不是我的错》[Mistakes Were MadeBut Not by Me)]。塔夫里斯认为:“阶段理论的魅力在于,它讲了一个故事,并提供了一种普遍认同的叙事模式(你现在虽然这样认为,但不久以后……)。认知心理学和‘叙事心理疗法’(narrative psychotherapy)的许多研究都肯定了讲故事的重要性。一些临床医学家也表示认同,并努力帮助患者摆脱消极、自我否定的叙事模式(看我多倒霉),让他们变得更积极、自信(我不仅幸存下来,而且获得了成功)。”

阶段理论究竟错在何处?首先,塔夫里斯认为:“发育心理学主张生活是可以预知的。多数人的生活都遵循一定的套路:早早结婚生子,终日为了生计忙碌,偶尔遭遇中年危机,然后退休——走向生命的尽头。阶段理论以此为基础,试图反映人们某一时期的状态。然而,这种‘片段式’的理论忽略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而这些变化足以使我们的生活脱离既定的轨道,变得捉摸不定。”其次,塔夫里斯认为:“阶段理论错把内疚感和压力强加给不遵循常规的人。一些心理疗法和创伤后干预过分宣扬阶段的必然性,进而让患者变得谨小慎微、疑神疑鬼。”阶段理论好比讲故事,讲述的人也许深信不疑,但故事终究不能变成科学。(翻译徐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