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的意思,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时间:2023-11-04 00:09:03

【千里送鹅毛的拼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

长途跋涉,行程千里,送鹅毛为礼。比喻礼物虽小,情义却深。

形容礼物虽然轻薄,但是情义却非常深厚。

“千里送鹅毛”是指从千里之外而来,只为了送一根鹅毛,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语出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明·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出处】

宋·罗泌《路史》。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一】

唐朝边缘地区有个地方官,派缅伯高向皇帝进贡天鹅。

缅伯高小心翼翼地把天鹅装进金笼,日夜兼程赴京。一天,他小心谨慎地捧起金笼,到沔阳河边抱出天鹅,给它洗澡。谁知天鹅见了水,猛一使劲,挣脱了束缚,腾空而起,一会儿便看不见踪影。缅伯高心中一阵叫苦,再看看清澈的水面,仅飘着一根鹅毛,只好把它拾起用丝巾包好,又跨马北上长安。

缅伯高来到京都,见到皇帝,忐忑不安地把那根鹅毛呈上。皇帝感到莫名其妙,却见缅伯高又呈上一首诗: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失去鹅,倒地哭号号。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不仅免了缅伯高的罪,还赏了他许多财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二】

唐朝贞观年间,大唐的藩属国回纥(hé)国(现在云南境内)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之情,便让使者缅伯高带着奇珍异宝前去拜见唐太宗。在这些珍宝中,最为珍贵的就是一只极其罕见的白天鹅了。

一路上,缅伯高都亲自照料这只白天鹅,生怕它有什么闪失。这天,他们来到了沔(miǎn)阳湖附近,只看到白天鹅张着嘴巴伸着脖子,很是难受的样子。缅伯高心有不忍,便将白天鹅带到湖边喝水。谁知,白天鹅喝好水后,竟然挣脱缅伯高的束缚,飞上天去。缅伯高只来得及抓到几根白天鹅的羽毛。

万般无奈之下,缅伯高决定继续前行。他将这几根白天鹅的羽毛用一张洁白的绸子包起来,并在上面写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到达长安后,唐太宗接见了他们。缅伯高将鹅毛献上,并诉说了丢失天鹅的事情。唐太宗看了看绸子上的诗,又看了看很是疲乏的缅伯高,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因为他的诚实重重赏赐了他。

自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就成了我国民间礼尚往来的一种真实写照。有时也是一种谦词。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三】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向大唐进贡珍宝。在这批珍宝中,有一只罕见的白天鹅,它是众珍宝中最为珍贵的贡品。因此,回纥使臣缅伯高非常小心。在行往长安的路上,他每天都亲自喂白天鹅食物,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使者队伍来到了沔阳河边休息,缅伯高见白天鹅伸着脖子,似乎特别想到河里嬉耍一番,缅伯高心有不忍,便打开笼子打算让天鹅喝点河水。谁知,笼子一打开,天鹅就飞走了,只留下了一根鹅毛。缅伯高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却没有任何办法。想了很多天,缅伯高决定向唐朝诚实以报,于是缅伯高将一个包着天鹅毛的绸子拿出来,提笔写道:“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希望唐太宗能原谅他。

心中打定注意,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不辞劳苦,一路东行,不久就到了长安。待缅伯高见到唐太宗,向唐太宗说明来意后,专门向其请罪,并将天鹅弄丢的缘由细细地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听后,看了缅伯高写的诗,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不辱使命,还重重地赏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