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自我型发言写作技巧与范文案例

时间:2023-10-17 09:49:03

介绍自我型发言写作技巧与范文案例

【介绍自我型发言写作技巧】

介绍自我型,往往就是领导让大家谈一谈近期做了什么,或者进行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等等。这种发言,要把握住几条:

一是要把自己的优点或者经历放大。

也就是说,这种发言的主要目的,是让领导或者别人听了之后,记得住你。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特长、优点、主要经历上面下功夫。

具体来说是哪些内容呢?比如,你是从北大、清华毕业的,那就首先点出来这一点。你可以说“我去年从北京大学xx专业毕业后,投身到xX”甚至可以加一句,“从未名湖畔到×x城中,改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自己xx。”

又比如,你的文字功底好,或者在计算机等方面有特长,得了什么奖,那就一定要说出来。你可以说“我在xx方面有一定特长,获得了x×表彰

再比如,你在牌子很大、名头很响的单位工作过,也一定要说出来。“在x工作期间,我表现优异,我将把在ⅹ×期间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工作中

还比如,你最近一段时间紧跟单位的要求,钻研了xx工作,也定要强调。你可以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值了多少班”,等等。

这是第一个原则,讲自己最主要的、最亮点的东西。相反,有些人喜欢讲自己学了什么,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等等。我个人觉得比较空、比较假,领导也不爱听,听了也记不住

二是要把自己的经历和单位、工作结合起来。

换句话说,有时候领导会让你介绍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你出国的经验、分享一些你在某方面的经历或者特长。这种时候,普通人就会只谈经历,聪明人就会由经历上升到自己的单位和工作上来

比如有位朋友找我,说领导让他分享一下出国留学的经历。我对他的建议是:光谈出国的经历肯定不行,要多谈一些自己出国之后的感想。比如觉得还是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多谈一些自己怎样把以前的一些东西运用到现在的工作中来;等等

介绍自我型发言写作技巧与范文案例

【介绍自我型发言范文案例】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爰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x,是市xx局的一名新进人员。非常感谢局团委的组织安排,让我有机会分享我的个人经历和体会,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产生些许共鸣。

我是不折不扣的90后,本科在xx学读x专业。大四的时候有幸申请到xx留学项目,在国外念完硕士后,回国考进体制内,2016年3月来到市xx中心,成为一名xx人。今天,我想结合国外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一、不崇洋媚外,国外的月亮不比国内的圆

出国前,我和很多朋友一样,总觉得国外山好水好人民自由开放很多方面比中国都强。于是在x*读书的这段时间,我利用假期在欧洲走了走、看了看,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把、对比了一遍,突出的感受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是和平成就幸福。从我的所见所闻来看,国外良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的包容性,确实比中国强,但也存在一些中国所没有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治安问题。欧洲有大量外来人口,社会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我曾经在巴黎当场抓住偷我包的阿拉伯人;在罗马的地铁上发现有人把手伸进我的衣服口袋;在巴塞罗那、米兰被黑人强行塞鸟食、红绳要求我拿钱买。这些都是大白天发生的明目张胆的行为。晚上7点后,商场、店铺大都关门休息,只有餐厅、酒吧开到深夜;9点后,就少有人在外面闲逛,因为随时会有不良青年突然从角落里出来伸手要烟、要钱。这在我们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晚上八九点不正是街头人潮涌动的时刻吗?最近在国外的知名网站上,“中国究竟有多安全”这一话题引起国外网友疯狂点赞,答案中不能合法持有枪支”“很少碰到流氓调戏”“深夜回家也不怕”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却让外国人羨慕不已。对比之下,我觉得生在中国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世界上正有叙利亚、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在经历战乱,而我们却有幸在这里齐聚一堂谈笑风生。这一切不是因为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因为我们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二是自信嬴得尊重。外国人大多温暖友好,从不吝啬笑容和赞美很乐意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对中国也十分好奇,常常会向身为中国人的我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外国人对我们有着很深的误解,以为我们贫穷,只能天天戴着斗笠在田间奔跑,以为我们是在独党专政下失去自由的傀儡。每当这时候,我都会据理力争,介绍我们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我们的美景美食照片讲解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只想让他们了解一个不妖魔化的真实的中国。也是在这一次次消除误解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爱国情怀、民族荣誉感,其实是自然流淌在我血液里的,是天生血脉相承的。唯有先热爱我们的祖国,尊重我们的文化,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我们每个人对祖国最大的支持是参与创造,而不是批评、逃离。出国是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建设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早日学成回国,做对祖国、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二、不盲目跟从,想清楚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想问在座的各位朋友,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像我一样,经历过个迷茫、懵懂、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的阶段。出国前,我的一切都是听从父母安排,被推着往前走,被推着进入xx高中,被推着选理科,被推着填报大学志愿.…….我似乎什么都不用操心,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学习成绩,这样的我很少思考自己的爱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身边大部分同龄人也都这样,循规蹈矩地过着相似的生活。

出国后,突然没有谁来推我了,也没有人帮我。我得自己处理租房、保险、居留卡等大小事情,重新接触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生活状态一下子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我对自己的未来也渐渐有了隐约的思考。留学过程中,我要和有着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共同探讨学习,他们中既有到了三四十岁还选择重新进入校园的,也有上了一学年就停学去当义工、做社会实践的,还有因为家族企业在债务危机中受到重创、身负使命前来求学的,他们的选择都基于自身的经历、内心的渴望,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这些同学的经历,愈加激发了我想要“找到自己”的渴望,我开始剖析、审视自己,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现在年轻人就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我带着海外留芓金融硕士的‘名头”回来,找到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不是一件难事。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除了物质收入、福利这些现实考量,我们年轻人还应保有一些情怀、一点理想。虽然我有更多的择业机会,但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身国家公共管理和服务事业。公务员这个职业,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我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机会,最大范围地提供给我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平台。我现在从事的x作既关系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让我能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又直接接触—线群众,让我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从而实现白己的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

三、不带有偏见,用亲身经历改变刻板印象

刚进入体制内时,我心里是比较忐忑的,担心公职人员真的就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然而事实证明这就是对公职人员的刻板印象,就如我刚刚提到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样。不管是在区县,还是在xx*市,我都有幸接触到了众多优秀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干实事、求创新,热爱工作却不失生活情趣。我也一直以他们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要被平淡的生活磨平了棱角,不要在安逸的环境中丧失了激情

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通过留学经历所培养的能力也带给我很多帮助。好比我现在做的x×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调研xx形势、监测x指标、了解xx需求、制定政策措施、组织专项活动等多项任务,既需要大家团结一心、通力合作,也需要每个人开动脑筋、创新思路。这和国外课掌上的团队作业如出一辙,为了完成一项作业,我要跟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一起收集资料、外出调硏,共同讨论然后达成共识,撰写论文,制作演示文稿,最后上台演讲。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很好地汲取各方的意见观点,但也不能味地附和认同,要及时表达创新的想法思路,共同把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

这几年下来,我深感自己—年一个台阶、一天一点成长,无论是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还是包容精神、批判精神,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当初回国进入体制内工作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挥到极致,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用一己之力尽量改善周围的环境,这就已经是在和平年代的报效祖国了。

最后,我想用鲁迅先生《热风》里面的段话与在座各位共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谢谢大家!

可以说,这个分享非常成功

介绍自我型发言写作技巧与范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