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内的衰落时期-伏尔泰晚年

时间:2023-10-25 08:29:04关键词:死亡与哲学家

1774年,伏尔泰80岁。这些年他昏迷过几次,我们称之为“轻微中风”,他则称之为“小的警告”。他已经惯于接受死亡的降临,因此能将虚弱置之度外,他的生活夹杂着谄媚国王和女皇的成分。叶卡捷琳娜女皇称伏尔泰为“本世纪最杰出的人”。腓特烈大帝于1775年在柏林称:“人们争相抢夺伏尔泰的半身像,瓷器工厂供不应求。”费内早已成为聪明的欧洲人朝圣的目标,现在它几乎是宗教的神龛。苏阿尔德夫人于1775年拜访伏尔泰之后,说:“我见到了伏尔泰。被圣德莉莎放逐的犯人,比不上我会晤这位伟大的人物时所经历的那些。似乎我站在一位神的面前,一位受到珍爱与崇敬的神,我终于能对他献出我所有的感激和尊敬。”1776年,伏尔泰经过日内瓦时,他几乎被围绕在他身边的热心群众挤得喘不过气来。

甚至80岁时,伏尔泰仍对政治和文学感兴趣。他以一篇《理性历史的证实》的文章来庆祝路易十六的即位,其中他建议一些可能为后世喜爱的新秩序的改革:

法律将趋于一致……兼差(某些圣俸被一位传教士掌握),过多的花费将被铲除……对工作认真的贫者将给予大量财富——来自某些发誓贫穷而懒惰者。数以万计的(基督徒)家庭妇女将不再被视作姘妇,小孩也不再被讥为私生子……未成年者犯罪将不再被认为大罪恶而严加处罚……拷问方式将不再被使用……(国家和教会)这两大势力,因为只能存在其一——君主政体国王的法律、共和国的国家……最后,我们将敢于大声要求世界两大势力须有容忍的精神。

路易十六完成了许多改革工作——教会改革除外。他真挚虔诚,而且相信教会的忠诚对他的王权是一种绝对必要的支持,他对伏尔泰的影响深感悲痛。1774年7月,他的政府下令勃艮第的监督官继续注意年老的异教徒,并在他死后立刻扣押所有他的文件。玛丽·安托瓦内特同情伏尔泰,为伏尔泰《塔克德》剧的表演而哭泣,并说她将“拥抱这位作家”,伏尔泰送给她一些美的诗句。

费内的衰落时期-伏尔泰晚年

伏尔泰的朋友杜尔哥全面控制财政时,他有一段充满信心的乐观时期,但杜尔哥被解职,他对有关人类的事务陷入黑暗悲观的心情。他借着收养女儿以寻回快乐。1775年,一个名叫瓦里康特的少女被介绍给他,她的家庭因为太贫穷而无法使她发挥出自己的禀赋,父母正计划送她去一所修道院。她天真无邪的美貌温暖了这位老年人的心。伏尔泰使她成为家庭的一分子,称她为贝莉·保妮,并为她找了一位丈夫——年轻有钱的维莱特侯爵。他们于1777年结婚,在费内度蜜月。伏尔泰曾写道:“我的小爱女看来是那么高兴,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想为我造出一位小哲学家。”80多岁充满稚气的伏尔泰,想及身为父亲而感到喜悦,即使仅仅是义父。

同时,伏尔泰创作了最后的剧本《艾里纳》,将它送到法兰西剧院。1778年1月,它的接受引发了一个问题。公司的惯例是依照收受的次序上演每一出戏,但另外两个剧本已经先于伏尔泰而被公司收受和批准了——一本由拉阿尔普、一本由巴特(Nicolas Barthe)所写。两位作家立刻放弃他们先前答应剧本演出的条件。巴特写了一封信给公司:

伏尔泰的新剧本您已经读过了。对您来说仅有一件事要做:不要考虑我的剧本。我知道……规定的程序,但在这种情况下哪位作家敢诉诸规章呢?先生应像一位国王站在法律一边。假如我没这份荣耀给大家提供欢乐,至少我能不妨碍大众的欣悦。我希望您尽可能快些将伏尔泰所写的剧本上演。愿伏尔泰像索福克勒斯一样继续写悲剧直到100岁,愿他死后能得到人们的喝彩,就像诸位先生活在喝彩中一般。

消息传至伏尔泰耳中,他非常高兴地计划去巴黎看他的剧本上演,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去巴黎的意念。如果牧师在讲堂上攻击他将如何呢?他习以为常了。如果他们说服国王送他入巴士底狱又将如何呢?那么他也会习以为常。能再看到现已成为文明之都的大城市,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最后一次离开巴黎,是28年前的事了,现在巴黎该改变许多了。同时,德尼斯夫人已对费内感到厌倦,她时常央求他带她回巴黎。维莱特侯爵提供了自己在波尼的舒适旅馆,并供他食宿。

他决定去,假如旅程结束了他的生命,那么它只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提前到来而已。他家里的仆人、农田的管事,他拥有的领地上工作的工人、工厂里的工人,他们集体抗议和悲伤。他答应6个星期后回来,但他们内心充满忧虑,认为再也见不到他了。同时,继承他的东主对待他们是否会像伏尔泰对待他们那么友善?1778年2月5日,旅行队离开费内时,他的眷属、仆从聚集在他四周,许多人为他的离开掉下泪来,而他自己也无法抑制住眼泪。5天后,大约走了300英里,他终于见到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