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时间:2023-09-27 03:49:02关键词:常见疾病,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一)中风的急救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中风多由脑血管疾病引发,是一种常见急症。处理原则是:保持病人安静,让病人卧下,将头部稍垫高,偏向一侧。应有人照看,注意呕吐物的及时清除,避免误入气管,并防止病人从床上摔下。可针刺双侧曲池、足三里、人迎等穴位以降低血压。待病情稍稳定后,将病人转送医院,在送往医院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慢。

(二)休克的急救

遇到休克病人,如能立即找出休克原因,应给予有效的对症处置最为理想。然而在紧急情况下,有一些病不能马上明确原因,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对休克病人的一般处理办法是: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保持病人安静。可松解病人的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应稍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能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要注意给病人保温,但不要过热。有时可给病人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若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对某些明确原因造成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在转动中必须有明确标志,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休克病人经上述处理后要送往医院进一步对症治疗。

(三)中暑的急救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首先应将病人迅速移到通风较好的荫凉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在头部、给患者扌扇扇,并给予清凉饮料。轻型病人可服人丹、十滴水,也可采用针刺疗法针刺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会、人中等穴位。对较重病人要进行降温,先用10~15℃的水擦身,然后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可在大血管处放些冰块。为使体内余热更快地散失,在用冷水降温的同时,用扇子给病人轻轻煽动,或用电风扇,以增加空气对流,并适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如病人能饮水,应喝凉盐水或清凉饮料;不能饮水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必要时要及时送往医院。

(四)触电的急救

如果家庭成员或邻里中有人触了电,不要慌张、不要观望,首先要尽快切断电源。若是闸盒离得近,要立即断开,如果一时找不到闸盒的位置,应使用干燥的木棍、竹竿、擀面杖、椅子把、塑料棍等随手可以找到的绝缘工具,用力将电线拨离。千万不要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接触伤员以免自己也触电。假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东西,或者伤员的手死死的抓住电线,可用电工绝缘钳或带木把的斧子将电线剪断或砍断。有时触电伤员跌倒在潮湿的地方,救护的人应注意穿上胶鞋或站在干木板或凳子上,因为金属和潮湿的东西都是传电的。伤员离开电源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同时立即设法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治疗。

(五)溺水的自救与急救

不熟悉水性的人误入深水中,千万不可慌乱,要努力保持头脑清醒,采取自救措施。方法是尽量仰头,口向上方,使口鼻露出水面,这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宜浅,吸气宜深,万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这样反而会使身体下沉,同时立即向岸上的人呼救。

如果溺水的人还在水面活动,救护人员宜从其背部拉住腋窝托出,如果救护人员游泳技术并不熟练,最好携带救生器材下水,但需注意不要被溺水的人紧抱缠身,以免累及自身。

如溺水的人呼吸已停止,可在水中边游泳边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救上岸后,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有活动的假牙也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还需解开溺水者衣扣、腰带。

如发现溺水者口内有水或肚子鼓胀,应将水控出。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曲,将溺水的人腹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使溺水者头下垂,然后再按其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头部放在下坡位置;用小木凳、大石头等垫在溺水人肚子底下也可以控水。小孩溺水,可倒提双足控水。应注意,如按背几下无水外溢,就不必再坚持控水。若呼吸、心跳已停止,要立即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绝不可再为控水耽误时间。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六)酸碱伤眼的急救

酸碱一旦进入眼睛,其腐蚀作用极快,尤其是氨水、生石灰,几分钟即可引起严重后果。必须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洗掉,不能等待上医院,坐失自救机会。自救的方法是就近取水充分冲洗伤眼,最好用水盆冲洗,将脸浸入水中,用手将上下眼皮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晃动,使进入眼睛的酸或碱迅速被水冲掉,冲洗要彻底。一般至少要冲洗10分钟左右,然后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七)毒蛇咬伤的急救

毒蛇咬伤后,应迅速用宽带子勒住伤口上方,卧床少动,免得毒液蔓延。随之用清水或1:1000高锰酸钾液或冷茶、冷开水冲洗伤口,以冲走留在表面的毒水。然后用锋利的刀片在火上烧一烧,以毒牙痕为中心,划个十字切口,使毒液能通畅地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把毒拔出来。这样反复做几次,使毒水流净,再用盐水冲洗几次,然后,将止血带去掉,立即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急救

病人突然感到左前胸或胸骨下剧烈疼痛有时窜到左肩、左臂或喉头、颈部,片刻或几分钟缓解,这就是心绞痛。心肌梗塞比心绞痛严重得多,胸骨后剧烈疼痛,往往超过半小时。病人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快、心律不齐。无论发生心绞痛还是心肌梗塞,首先要让病人安静躺卧,不要随意搬动或扶着病人勉强行走。

如果心绞痛,可用硝酸甘油1片(0.6毫克)含于舌下,1~2分钟能发挥其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药效能维持半小时。如疼痛仍未缓解,十分钟后再含1片。家中如备有亚硝酸异戊脂(每安瓿0.2毫升),在疼痛剧烈时,可将安瓿放在手绢里捏碎闻之,这种药较硝酸甘油片作用快,5~10秒钟就能使心绞痛缓解,但其作用只能维持几分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2/3是死在医院外的。因此,心肌梗塞病人的现场急救处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让病人平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挪动,勿使病人精神紧张。其次是观察病人,注意摸脉用来判断心脏情况。如果病人脉搏微弱,甚至不易摸到、面色苍白出冷汗、肢体发凉,表示病人处于休克状态,可轻轻将病人头部略微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量,但肥胖病人头低脚高反而不利呼吸,仍以平卧为宜。此时,不应急于转院。如果病人脉搏消失,迅速用耳朵贴在病人左胸部,听听有无心跳,若心跳已停止,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这时呼吸也多半停止,故在做心脏按压的同时,还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经过安静休息,症状无发展,脉搏次数、节律都正常,没有明显休克症状时,才可转送医院治疗。

(九)小儿抽风的急救

2~3岁以下的小儿常因高热而抽风。小儿抽风,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应该让病孩躺在床上,解开衣服,免得妨碍呼吸。为了防止抽风咬伤舌头,又不让舌头向后倒,可用布包裹筷子头,放在上牙与下牙之间,并压住舌头,这样可保持呼吸通畅。

对抽风严重的小儿,可用指头掐上唇中间的“人中穴”及双眉中间的“印堂穴”。小儿正抽风时,不要喂水、喂药,以免痰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肺炎。如小儿发高热,可用冷湿毛巾敷在小儿额上,也可用湿水擦身;在夏季宜用冷水擦小儿四肢。若用酒精加一半水擦皮肤,退热效果更好。由于发生抽风的原因很多,在做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间。

(十)眼耳鼻内进入异物怎么办

1.当眼内落入小沙粒、小虫子等东西时,立即会出现痒疼、灼热、流泪等症状。这时,不要揉眼睛,应小心地用干净的手帕从眼角朝鼻子的方向擦眼泪,因为眼泪可以将异物洗掉。假若痒疼不止,则应用凉开水或浓茶的杯子贴进眼睛,使眼在凉开水或浓茶里多次眨眼。经这种处理仍感不适,就要在眼睛上敷上湿药棉并去找医生。

2.小孩玩的时候,有时会将小豆子、小种子、小钮子等塞进耳朵里,有时睡觉的人耳朵里还可能爬进小虫子。这时,应立即把这些异物从耳朵里取出来。方法是:往耳朵里滴上几滴香油、甘油或温水,然后使与耳朵内有异物同一侧的那只脚跳几下,使异物倒出来。绝不要用镊子、发卡、大头针等去取掉进去的东西。这样做会损害鼓膜,引起耳聋。假若上述方法仍不见效,就应去找医生处理。

3.有时小小的东西因不留意会吸进鼻子里。为了把它弄出来,要挤住那个没有异物的鼻孔用劲擤鼻涕。如果这样无济于事,可拿一根橡皮管,管内吸满温开水喷鼻孔,水就可以将异物带出来,这个办法仍不奏效,要立即请医生处理。

(十一)尖刺扎在咽部怎么办

最常见的是吃多刺的鱼,被鱼刺扎在扁桃体、舌根处。此时应张大嘴,用筷子将舌头压住,露出舌根、扁桃体、悬雍垂等处,如见到鱼刺即可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鱼刺很小,不便取出,可以在嘴里含一点醋,以软化鱼刺;也可取一个乌梅(去核)用砂糖含化,使鱼刺软化。

(十二)心脏病突发的处置

心脏病突发的主要症状是:呼吸极度短促,恶心忧虑,胸前中心部位疼痛,有时疼痛放射到颈部或臂部,也可能发生上腹部疼痛。由疾病引起病人出虚汗,甚至不省人事。如病人呼吸困难,不可强令其躺下,要协助病人坐于最舒适的位置,不要随意移动病人。应解开病人过紧的衣扣,以保障呼吸畅通。救护者应沉着冷静,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发病期间,不允许病人进餐或饮水,万一发生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在处置的同时,需迅速派人请医生。

(十三)药物中毒怎么办

误服毒性强的药物或药量过大都会发生药物中毒现象。药物中毒后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吸收。如离医院较远,则应先在家里进行初步的去毒、解毒工作。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首先是催吐。即用手指或筷子轻触咽喉部,通过刺激令其呕吐。也可先让患者喝大量盐水,再用手指刺激咽喉。

其次,如毒物已进入肠道,可采取催泻的办法取硫酸钠30克,以温水溶化,给患者服下,可使毒物随下泄排出体外。

再次,可采取解毒的方法,如重金属中毒,可饮浓茶;如是腐蚀性毒物,可喝牛奶、豆汁或蛋清,以保护胃粘膜;如是碱性药物中毒,可饮食醋加水中和;如是酸性药物中毒可服氢氧化铝,氧化镁等中和。此外,饮用绿豆和甘草汤,也可解各种药物中毒。

(十四)怎样给病人换药

1.解除外层胶布及绷带,用镊子轻轻揭开覆盖创口的内层敷料。

2.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创口周围皮肤,要注意先由创口边缘开始,再向周围涂擦,不要将酒精擦入创口。

3.用生理盐水棉球或呋喃西林溶液棉球清洁创口内部,轻轻除去脓液、坏死组织等(观察创口是否发生变化,如觉得没把握可请医务人员处理)。

4.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创口周围一次,然后覆盖消毒纱布,以胶布贴住,或按医嘱敷药用绷带包扎。

(十五)怎样煎中草药

煎中草药要用砂锅,砂锅不仅受热均匀,而且不会使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如果没有砂锅,可以用大搪瓷茶缸代替。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煎中草药要掌握好时间、火候和水量,一般多用文火煎制,水量以浸过药物为宜。煎煮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中草药一剂一般煎一二次就可以了,为充分使药物作用发挥出来,亦可煎三次,将两次或三次煎好的药汁混合,分早、晚各一次服用。

(十六)怎样护理咳嗽的孩子

孩子咳嗽有带痰的湿咳和无痰的干咳。干咳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喉炎、白喉、胸膜炎、百日咳等疾病所引起;湿咳多由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膜炎等症引起。

孩子连续咳嗽时,应卧床休息,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湿润。可在室内烧些开水,使空气中含有水蒸汽,这样容易使病孩气管中的痰被稀释,容易咳出来。还要防止病孩着凉,以免感冒再加重病情。

(十七)骨折的应急处理

如果有人摔倒或受其他外伤,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型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特别是老年人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家里一旦发现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紧急处理方法是:病人疼痛剧烈的可服一些止痛药,帮助止痛;如有开放伤口,应注意保护,防止污染。有出血者应先设法止血。千万不要让已经骨折的肢体活动,以防骨折断刺刺破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把受伤肢体固定起来,是防止损伤周围组织和止痛的好办法。固定的方法可用木板附于患肢一侧,在木板与肢体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求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十八)被狗咬伤怎么办

1.将伤口上、下方用止血带紧紧勒住。

2.将伤口稍作扩大,吸吮出局部血液,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肥皂水冲洗,也可用醋冲洗伤口。

3.用浓硝酸或浓石炭酸、碘酒烧灼伤口。

4.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5.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捕捉此狗进行检查,若系狂犬则受伤者应注射狂犬疫苗。

(十九)胃病患者饮食四忌

常见疾病的救护-现场急救和护理

患有慢性胃病如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饮食禁忌较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四忌:一忌烟、酒、浓茶、咖啡;二忌油炸、油煎食品;三忌辛辣酸醋食物;四忌过冷、过烫、过甜、过硬食物。因为上述四类食物可增加胃液的酸度,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难于消化,导致胃病的加剧,故应忌之。

(二十)小儿高热惊厥的家庭护理

小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调节体温的功能不健全,极容易受外界刺激而体温骤然升高或下降,因此高热惊厥成为小儿的常见危急病症之一。在家中,小儿如发生高热惊厥,家长不能惊慌失措,应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此时,应立即清除小儿口与鼻中的粘液,防止因吸入这些粘液而窒息。为防止舌被咬伤,要用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能强行内插。家长还要用手指压迫小儿人中与合谷穴使其迅速降温。降温方法还可采用“酒精浴”。酒精浓度以30~50度为宜,使用白酒也可以,但要加水一倍,用小毛巾或手帕浸沾后擦浴。擦洗的顺序是:先擦上肢与下肢的内侧,各4分钟,再擦背部2分钟,擦时稍加用力至皮肤发红为止,要避免擦胸腹部,擦后用浴巾盖好,不必立即穿衣服,过30分钟再测体温。头部处置是以冷毛巾冷敷。婴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松解衣被进行温水浴,水温32℃左右为宜,擦浴方法与上述要领大体相同。也是擦后30分钟再测体温。善后处理的项目是: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与适宜的湿度;室内注意通风换气,但应避免穿堂风;让小儿多饮温开水;发热时或发热后2~3天内应吃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水果蔬菜等,少吃含蛋白量大和脂肪过量的食物;注意保暖,但切忌包裹过紧,注意皮肤粘膜护理,喂奶及喂食后要喝白开水,降温后要换床单,保持干燥、干净,防止皮肤感染;爱出汗的小儿要及时擦干汗水,以防受风。如高热惊厥持续不止,就必须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二十一)流感患者的家庭护理

流感是急性传染病。病人打喷嚏和咳嗽时随着唾沫、粘液和痰溅出病毒。病毒能传播1.5~3米远,人们吸入病毒,就会染上流感。护理流感病人应经常用肥皂洗手,保持房间空气湿润、房内通风。患者要单独使用毛巾、餐具、手帕。餐具要常用开水烫洗,毛巾和手帕在洗涤前用洗衣粉水浸泡15分钟,然后加热煮沸消毒。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由于病人有任何流感症状都能传染给别人,因此,护理人员应加以预防。

(二十二)中风病人的家庭护理

1.防止肩关节僵硬。平卧于床上或地板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以健侧手牵拉患侧肢体向上伸展,越过头顶,直至双手能触及床面。

2.防止前臂伸肌挛缩。仰卧、屈膝,两手互握,环抱双膝,臂部稍用力伸展,使双肘受牵拉而伸直,肩部也受牵拉伸展。

3.保持前臂旋转功能。坐在桌旁,两手掌心相对,手指互握,手臂伸直,身体略向患侧斜,以健侧手推动患侧手外旋,直至大拇指能触及桌面。

4.保持手腕充分背屈的功能。双肘下垂,支撑于桌面,两手互握,将掌心翻转向下,支撑于桌面,然后伸直手臂,将体重施加于上,使手腕充分背屈,屈肌受到牵拉伸展。

5.防止跟腱缩短和足趾屈曲。将一条毛巾折叠成一卷,放在患肢足趾下,站立起来,用健侧手按压患肢膝盖,尽量使足跟接触地。站稳后,抬起健侧腿,让患肢承受体重,并屈伸膝关节。锻炼时,可用手扶持椅背,以保持平衡。同时,臀部应尽量保持向前。

6.患臂充分水平外展。此举通常需他人协助。患者平卧,两手相握,向上举过头顶;他人抓住患臂,保持伸直并慢慢水平移动,直到手臂平置于床面,掌心向上,患肢与身体成90°;再将其大拇指拉直、外展,并将其余患指伸展。锻炼时,患者背部垫一枕头,可增加锻炼功效,也能保持胸椎的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