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只是扩大了思维可以引起共鸣的场所

时间:2023-11-20 15:19:04

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剧作家兼导演,“本体论—歇斯底里剧场”创始人。

互联网只是扩大了思维可以引起共鸣的场所

互联网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吗?我所以为的和其他人每天都用的“思维”究竟是什么?大概在“思维”的构成问题上没有一致的定论。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收集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了,但我绝不认为“收集信息”就是思考。对我来说,思考就是把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在一处,之后灵感便会闪现,最终形成系统性的观念。

当然,闪现的想法总是有根源的,也可能是有条件的,更可能源于我过去的种种经历。尽管互联网将我们淹没在了各种各样的事实和联系中,但我只将那些提取思想的地方称为思维空间。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互联网只是扩大了思维可以引起共鸣的场所,所以人们达成共识的方式也会变得不同。我相信互联网会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但不会改变人的灵魂。不断扩张、不断提速的互联网代表了一种不断变化的冲浪式生活(就像如果你把家搬到加州的沙滩社区,生活也同样会改变)。若你能在信息流中保持平衡,那你将变得越来越敏捷。你在网页的超链接之间跳跃,必然会重塑你的思维环境。

不管你以前身在何处,曾经是谁,互联网不会促使你充满激情地去挖掘无穷无尽的资源,而会让你处于一种眩晕状态,感到一切都在你的指尖。你通过它来拥抱世界,当然,你所拥抱的只是它默认和塑造的世界,而非我们目前还难以想象出的世界。

就算我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我就是一个这样堕落而慵懒的煎饼人),我还是会经常提醒自己:曾经有个希腊哲学家一生中都在躲避晚宴。如果我们能逃离让人分心的互联网,无视它的联结性和对知识的拓展,那将真的是一种颠覆性的社会现象。

互联网向我们展示的“整体世界”与知善恶树给夏娃的苹果是一样的。呃,现在人们都不再相信这种古老的传说了吧?但我猜还有些人信。

互联网给聪明人喂养抗压药,给笨蛋以镇静剂,盘桓在这座梦幻岛(现在是真的了)上空的唯一希望是,沸腾的牛奶气泡会最终凝固,一个前所未有的图案将随之显现——从那些原以为是指向某些特定方向,而实则是去往一些无人知晓的地方(生活时常如此)的行动中显现。

这听起来像神秘主义者对新的黑暗时代的鼓吹。好吧,现在我们已经吃了禁果。祝更年轻的孩子们好运吧!你们可能会看到一个新的天堂或者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