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扩张说

时间:2023-12-14 04:49:03

导致大陆漂移说复活的首先是古地磁学的研究。许多岩石在形成时期由地磁场励磁,因而都具有稳定的磁性,而且,它们的磁化方向与地磁方向相同,因此根据岩石中磁极的方向可以判定岩石形成时期地磁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地球的磁极在不断变迁,并且北美和欧洲各有一条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的磁极迁移曲线。由于地球只有一个地磁场,这种双重曲线只能被解释为是大陆漂移造成的。

海底扩张说

对大陆漂移学说的复兴起极大推动作用的是关于海洋地质学的研究。魏格纳的漂移学说假定了海底是完全平坦的,大陆漂移是在平坦的海底上进行的,但当时人们并不了解海底的地质情况。后来,人们用超声波探知海底并不平坦,而是沟壑纵横、起伏不平。人们又进一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海底的岩石相当年轻,只有1亿多年,而海洋动物至少有5亿年历史。这就是说,海底比海水年轻。

关于海底的地质探测虽然否定了魏格纳关于海底平坦的假定,从而对他的大陆漂移机制提出了质疑,但从根本上否定了大陆固定论关于海陆同样古老的思想。海底如此年轻,说明它处在变动中。1961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他们认为,在大洋的中脊有一条裂谷,地幔中的炽热的熔岩从这个裂缝溢出,到达顶部后向两侧分流。熔岩冷却后形成新的海底,并推动原来的海底向两边扩张,大陆和海底便一起随着地幔流体漂移。海底扩张说进一步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并将漂移的传送带由海底深入到更深的地幔对流体,解决了漂移机制问题。

海底扩张说提出时,也面临着强大保守势力的攻击,主要创立者赫斯也不相信很快能得到承认。但他比魏格纳幸运多了。不到几年,洋底磁异常现象的发现、关于横断大洋中脊转换断层的研究,以及深海钻探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均进一步证实了海底扩张说。到了1967年,地质学界大多数人已接受了该理论。活动论终于开始成了地学的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