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政权为什么会对立并产生纷争-大明王朝

时间:2024-01-10 05:53:02

唐、鲁政权为什么会对立并产生纷争

弘光小朝廷灭亡以后,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先后在福建、浙东被拥立为监国,使南明出现了一国二主的尴尬局面。由于以唐王为首的隆武小朝廷建立较早,又很快得到南明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鲁王就任监国后不久,就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尽管明白只有退位归藩,承认隆武朝廷,以实现唐、鲁合作,才能有利于中兴大业,但鲁王朱以海和他的不少大臣都不愿意放弃已经得到的地位和利益。于是,唐、鲁政权对峙不下,不断引发激烈纷争。

隆武元年(1645)九月,隆武帝派遣使臣前往绍兴(今浙江绍兴),宣布鲁监国委任的朝臣可以到隆武朝廷中担任同等官职。鲁监国朝廷的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以大学士朱大典为代表的一部分朝臣认为,从大局着眼,应当承认隆武朝廷的正统地位,以助中兴大业;以大学士张国维为首的另一部分大臣却坚决反对。经过慎重考虑,鲁王朱以海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今浙江台州),退位归藩。但在张国维等人的坚持下,鲁王又被重新迎回,使唐、鲁政权之间的斗争 更加激烈。隆武二年(1646)正月,隆武帝派都御史陆清源携带大量金银到浙东犒劳军队,被鲁监国的将领杀害。因为鲁监国的朝廷中有不少官员向隆武朝廷上表效忠,隆武帝便给他们加官晋爵。对此,鲁监国针锋相对地于四月间派使 臣到福建“以公爵封(郑)芝龙兄弟”。隆武帝听说后非常愤怒,将使臣囚禁起来。不久,他又杀了鲁监国派来的使臣陈谦。

唐、鲁政权为什么会对立并产生纷争-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