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怨山”与“指桑骂槐”同义吗

时间:2023-11-08 15:09:01

虽然“借水怨山”有“怨”字,“指桑骂槐”有“骂”字,但两个成语的意义还是有很大差距。“借水怨山”是从辛疾弃《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名句中提炼出来的,意思是青山是阻挡不住的,大江势必冲破崇山峻岭,滚滚东去。表面上是写青山屹立、大江东去的壮丽景色,实际上则是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收复山河、统一祖国的必胜信念。由于这两句词还隐含着客观趋势不可抗拒的道理,因此后人就把这两句词所体现的“含蓄、情隐”的写法称之为“借水怨山”。当然也有人用它指“明说某一事物而暗中埋怨另一事物”。这也是对此语的一种用法。“指桑骂槐”与之则大不相同。“指桑骂槐”是“明指此而暗骂彼”,可由“指鸡骂狗”等不敬词代替。其指斥、怨恨意味甚浓。在表述“指斥”的意义时,“指桑骂槐”常用,“借水怨山”则少用。“指桑骂槐”、“指东骂西”的用例如茅盾《创造》:“君实说话时的那种神气……看定了别人是永远没出息的神气,比他的保守思想和指桑骂槐,更使娴娴生气。”《流浪散记》:“那位老板娘常常指东骂西地讥刺我们,使我们实在片刻也不愿停留了。”

“借水怨山”与“指桑骂槐”同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