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之由熟而巧

时间:2023-10-14 15:49:03

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之由熟而巧

初学公文写作的过程,犹如求学者初次造访一座隐迹山野的寺庙,这趟寻找之旅看似简单,却让大多数新人深感艰难,即便是貝备定文字功底的高材生也不例外,毕竟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一时还对接不上。

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之由熟而巧

不少刚走上文字岗位的人,面对领导布置的命题,常常觉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于是,要么钻进资料库“海淘”样板文章,反复阅读、不断揣摩,研习其中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写作技巧,而后尝试着下笔;要么求教于同行前辈,聆听经验、潜心思索,在一遍遍推敲中明晰文稿的主旨,在一次次修改中让面目生涩的文稿渐趋圆润成熟。这是一个艰苦摸索的过程,是一段痛苦成长的时光,磨炼的是意志,塑造的是品格,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者才能拔开层层迷雾,找到通往大道坦途的那扇门。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起来,每写一篇都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

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之由熟而巧

为此,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

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然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

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

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例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设定这样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练习是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小学徒”成长为“大师傅”的必经阶段。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掌握了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套路和常用技巧,再通过反复的实践,日积月累,进一步熟悉了个中门道,积累了丰富经验,进而达到闲庭信步的境界。

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之由熟而巧

这一时期的文字工作者,对材料的取舍、立意的选择、架构的摆布、文字的运用乃至文风的把握等,都做到了心中有谱、成竹在胸他们不再是初入山门、人云亦云的新手,也不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的“菜鸟”,而是具有宽广知识面和深刻洞察力,能将理论阐述与实际情况、领导意图与受众需求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的文字高手。

面对领导布置的命题,他们往往并不急于动手,而是将更多时间花在前期调查硏究上,花在数据、素材和资料的采集分析上,看似不慌不忙,实则苦心孤诣,一旦构思成熟之后,便以破竹之势,按时完成高质量的文稿。

少数锐意创新的写作者通过海量的阅读和写作后,不再满足于从人人都走的那扇门进出往返,而是大胆凿开一扇新门,继而领略番与众不同的新气象。他们写作时不再囿于旧传统、老套路,而是立足问题的本源,翔实占有第手资料,灵活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博采众长、剥茧抽丝、深入浅出,脱陈词之胎、换新语之骨,尤擅以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解析感染受众,嬴得共鸣。如果以学厨类比,这时他已经成为一名技艺超群的大厨了,即使抛开莱谱也能烹制出精致可口的珍馐美味,甚至能将他人遗弃的边角食材“点石成金”做成稀世名菜。

这时,我们说他已经进入了写作的自由境界,不仅在写作技法层面,进入了游刃有余乃至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且在价值层面已将写作从单纯的任务升华为内心的责任担当,将实现自我价值的小我”融会于推动事业前进的“大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