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法是公文写作时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

时间:2023-10-15 09:39:03

佐证法是公文写作时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

烘云托月,用“闲笔”提供佐证。

公文中说明某项经验、肯定某个成绩,必须有相关事实材料才会更具说服力。而佐证法正是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佐证的一般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引述等。从文章结构来看,用作佐证的材料可能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即使“砍”掉也不会改变文章的主旨,不过,文章的主旨因此却冲淡不少,表现力也大打折扣。

佐证法是公文写作时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

【例]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着重做了抓序化、抓整治、抓严管、抓办案、抓队伍五方面的工作。“五个抓”体现了城管执法工作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也体现了今年以来城管执法工作的显著成效。最近,市统计局对我市城管执法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9.2%的市民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形象表示满意,86.9%的市民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表示满意,85.7%的市民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态度表示满意,84.5%的市民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效能表示满意,83.9%的市民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公正性表示满意。我市城管执法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市委、市政府要给城管执法系统的同志们鼓劲加油。

上文案例中的“最近”一句引用了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为的是间接佐证前文“显著成效”的所言不虚。拿掉此句,文章主旨仍在,但却成了被“掏”空了内核的“干果”,使文章主旨一下子沦为了空对空的说教,可信度也由此一落干丈;而一旦运用这些数据,“显著成效”四个字一下子“立”了起来,获得了有事实支撑的真正思想意义上的“生命"。

总的来说,宕开一笔,是增强公文表达“曲度"“广度"“厚度”“深度”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出现在文首、文中、文末。出现在文首主要用于铺垫蓄势,出现在文中用于延宕思路,出现在文末用于切换角度和展望未来。宕开一笔,是相对于文章表达“正题”来说的,相当于抒发艺术的“侧锋"。

佐证法是公文写作时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

如对“侧锋”细加分析,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和写作方法:

一是逆侧。即逆向侧锋,通过对时间维度上过去相关事实的介绍,使事物的整体轮廓线更清晰。

二是卧侧。即全面铺开笔墨,进行多点透视,主要包括由虚到实、由面到点、由反到正、由此及彼等四种情况。由虚到实,是先发议论提出主题,再分述观点,摆出事实材料等;由面到点,是先说明所要陈述事项的总体情况,再逐一叙述该事项不同局部的情况;由反到正,是先指出存在的典型问题,再正面陈述思想认识、解决策略等;由此及彼,是由正在陈述的事项,通过相关联想,转而论述或说明相关的其他事项,目的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主要事项更完整、更鲜明、更清楚、更突出。

三是拖侧。即不是戛然而止,而是由近及远,让笔墨在既定的轨道上再作适度的“滑行”。比如,本来是要说明事物过去的成绩、现在的做法等但为了给人完整的印象,可以借助话题的相关性,借机补叙已发生的相关事项或者即将要做的事项,从而达到一石多鸟的目的。

佐证法是公文写作时提供相关事实的表达方法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