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怀疑者的进展

时间:2023-10-25 19:09:03关键词:日耳曼哲学

上面这首哀悼歌出版(1818年)时,乔治·威廉·腓特烈·黑格尔正好在世,声誉正隆,他之后还活了13年。黑格尔出生于斯图加特一个沉浸在神秘主义与虔诚的中产阶级家庭。为送乔治至图宾根神学院攻读神学(1788—1893年),父母拿家产去抵押。诗人荷尔德林当时正在该学院,谢林于1790年前来,他们都悲叹师长们的不学无术,并礼赞发生大革命的法国的胜利。黑格尔显示了对希腊戏剧的特别喜爱和对希腊人爱国心之赞赏,预示了他自己最终的政治哲学:

对于希腊人而言,他对祖国和国家的观念即是他所为之卖力的无形、更高尚的实体……与此观念相较,他自己的个体简直不算什么,他追求的是其国家的持久与持续……他永远未曾想到替自己祈求永存或永生。

在神学院获得神学位后,黑格尔拒绝当牧师。为此,他的双亲感到失望。他在伯尔尼一位拥有丰富藏书的贵族家中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在该地,及后来在法兰克福,他阅读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斯宾诺沙、莱布尼茨、孟德斯鸠、洛克、伏尔泰、休谟、康德、费希特等人的作品,他脆弱的基督教信仰如何能抗拒怀疑论者如此的密集阵势?一位充满活力与天生反叛精神的年轻人,于是沉湎在异教的狂欢中。

1796年,他写了《基督传》(Life of Jesus),但直到1905年才出版。该书部分是黑格尔的门人大卫·施特劳斯所著《基督传》的稿件,因为施特劳斯后来即以此书用来对基督的福音故事展开全面的抨击。据黑格尔称,耶稣基督是约瑟夫与玛利亚的儿子,他驳斥有关基督的奇迹,将它们解释为自然的现象。他形容基督是为个人的良心辩护而反对牧师的教条,他以被钉在十字架的耶稣下葬为结束,丝毫未提及复活之事。他对神下了定义而且坚持到底:“神本身就是纯理性,没有任何限制。”

黑格尔-怀疑者的进展

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去世,留给他3154弗罗林的遗产。他写信给谢林,请他帮忙找一个有好图书馆和好啤酒的城镇安居。谢林建议他搬到耶拿与他同住。1801年,黑格尔迁居耶拿,并获许在耶拿大学担任助教,由他的11名学生支付他薪水。过了3年的这种生活,他被任为特别教授。一年后,在歌德的关照下,他获得生平首次的薪饷——100个银币。他始终未成为受欢迎的老师,但在耶拿,如同后来在柏林,他激发了数名学生对他的特别情谊,使他们能从他文字粗略的外表深入到他思想的神秘活力。

1801年,他着手撰写一篇有意义的评论,但未完成,也未付梓,该篇即是《论日耳曼政体》(On the Constitution of Germany)。放眼看,他忆起了使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陷入分裂状态并受到外国强权觊觎的许多小公国。他也想起马基雅维利呼吁日耳曼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君主来统一这个分崩离析的国家。他对神圣罗马帝国不寄予信心,并预言它的早日瓦解。“日耳曼不再是一个国家……一群人唯有它的成员团结一起、共同维护它的财产的完整,才能自称是一个国家。”他呼吁统一日耳曼,但他又说:“这种事情从未凭梦想就可达成,而是要诉诸武力的……人民……必须在一位征服者的力量之下,团结成一个国家。”

他可能没想要招来拿破仑。1805年,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大败奥军与俄军时,黑格尔可能开始怀疑这个人是否注定不仅要统一日耳曼,而且要统一欧洲。翌年,法国军队逼近耶拿,整个欧洲的前途似乎危在旦夕之际,黑格尔看见拿破仑骑马经过耶拿(1806年10月13日),于是写信给他的朋友尼特哈默尔说:

我看见法国国王——世界的中心人物——骑马出来侦巡这个城市,看见如此一位大人物就在这里,单枪匹马,却有一股威震世界、君临天下的气概,真令人神往……唯有他这种英杰才能自星期四到星期一有这么大的成就,谁见了他不生崇拜之心……但愿法军一帆风顺。

翌日,法军奏捷,部分法国士兵却避开拿破仑的耳目,开始在耶拿掠夺,其中的一群闯入黑格尔的寓所。瞥见一名下士制服上的十字荣誉勋章,黑格尔心中不禁希望这位杰出的士兵会对一位日耳曼学者稍存敬意。这些入侵者只喝了一瓶酒就走了,但掠夺之风的蔓延吓得黑格尔藏身于耶拿大学副校长办公室。

1807年2月5日,黑格尔的房东太太克瑞丝蒂娜·布克哈特生下一子,恍惚的黑格尔承认是他的私生子。萨克森-魏玛公爵难以资助耶拿大学时,黑格尔认为这正是去尝试另一个城市、另一位女性和另一种工作的良机。2月20日,他离开耶拿,成为《班贝格人日报》(Bamberger Zeitung)的编辑。在此动乱期间,他出版了《精神现象学》(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1807年)。似乎没有人曾想到此书后来会成为他的杰作,甚至没想到此书是自康德至叔本华之间,哲学上最艰巨、最早的贡献。

由于厌烦于其论文被官方检查,黑格尔离开班贝格(1808年),到纽伦堡担任一所大学预科的校长。他埋头苦干,不但教书而且管理学校,但他内心渴盼的,还是在一所著名而有偿付能力的大学中,觅得一份有安全感、较适合他的职业。1811年9月16日,年已41岁的黑格尔与纽伦堡一位参议员年仅20岁的千金玛利·塔克结婚。结婚后不久,克里丝蒂娜·布克哈特突然造访,并带来了黑格尔年方4岁的儿子路德维希。他的新婚夫人欣然收养了这个男孩,解决了令黑格尔尴尬的问题。

因梦想在柏林寻得一职,黑格尔于1816年应海德堡大学之邀,成为该校第一位哲学教授。他的班上最初仅有5名学生,但在学期结束前增加到了20名。在该地,他出版了《哲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1817年)一书。此书比他1812年的《逻辑学》(Logik),在柏林的知识分子心中与政府那里获得更高的评价。不久,普鲁士教育部部长邀请他到柏林,填补费希特过世(1814年)所遗的哲学讲座之缺。年已47岁的黑格尔和他讨价还价,直到薪资能补偿他长久以来的等待。除了2000银币的年薪外,他还要求补助在柏林的高价房屋租金与物价,补偿他所买的旧家具现在必须蚀本卖出,补助他与妻儿前往柏林的旅费,甚至他希望有“定量的农产品”。这些条件全被接受后,1818年10月22日,黑格尔就任柏林大学新职,直到去世。在这13年中,他的讲义是众所周知的乏味,但后来证明极富有意义,于是越来越吸引听众,几乎欧洲每个国家都有学生慕名而来,甚至还有欧洲以外的国家的学生前来听讲。于是,在康德过世后的欧洲史上,他替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赋予了形态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