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说你溺爱孩子,你未必愿意承认。但我必须告诉你,绝大部分人都曾在婴儿时期被过分地溺爱过。为了让大家明了这一问题,我可以给大家展示对待婴儿做过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是什么?我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父母溺爱孩子的后果是使其成为羸弱、不健全的人。
成人经常会抱怨身体不适,或感觉痛苦,等等。有时候,我会问他人一些经常感到焦虑的问题,比如,晚上是否会失眠?假如这些人跟我不见外的话,大都会说:“哎,不太好啊!”如果我继续让他说下去,他就会没完没了地抱怨:“我的消化力实在太弱了!”“我总是觉得很累!”“我经常头疼!”“我觉得我的肝脏不太好!”等等。如此多的不适,都是这些成人列举出来的,他们几乎能说身体每个部位都不适。
但事实上,这些人并没有被疾病缠身,也不需要看医生。现在医疗技术非常发达,如果真的得病,到医院后就能查出来。一个人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被母亲养成依赖的性格,在他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就只知道埋头工作,而没有空闲去关注身体的轻微不适。当我们全神贯注工作时,根本不会将注意力放到其他方面。试想一下,假如一个飞行员正驾着飞机穿行于大雾之中时,或者要在复杂的地形中降落,急需找到一个安全的降落地点时,对于中午应该吃什么这类问题是否还有时间考虑?
事实上,当工作无法进入兴奋状态时,懈怠的情绪就会让人觉得身体不舒服,好像得了病一样。在儿童时期,我们养成了及时汇报身体不适的习惯,而在婴儿时期,父母就非常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比如胃肠、体温等,到了能用语言表达时,便会经常向父母报告身体状况,只要我们说自己不舒服,就可以免除很多麻烦。值得一提的是,当父母得知我们身体不舒服后,他们会高度关注和担心,特别是母亲。她冲在前面,为我们做着一切,成了我们的保护伞,以至我们可以逃开一切不想面对的麻烦。
然而,社会不同于家庭,那里没有母亲般的人为你无私无怨地做一切,我们需要在自己工作中尽心尽职,以至无暇关注我们的身体出现的一些小毛病,而不能像没有成年、待在父母身边时那么随意。有时候,当我们在家里觉得缺少关爱,会躺在床上装病,或者摆出一副颓然的样子。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家人关心你、呵护你。
在大多数美国家庭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份因为溺爱的条件作用的孩子的写真:
一个孩子正在堆积积木,自己动手,学习控制他的环境。忽然他母亲走进房间,这个孩子立刻扔下正在玩的游戏,扑向母亲的怀里,爬到母亲的膝盖上,紧紧地搂着母亲的脖子。母亲也紧紧抱住孩子,并满心欢喜地亲吻他,爱抚他。这种情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如果在这样一种情境中,母亲想要再放下孩子,孩子一定会大声哭闹,不肯让她放下自己。这时,在孩子眼里只有母亲对他的抚爱,其他的东西都无法再吸引他,包括刚刚还在用心堆积的积木。很多母亲,因为不忍心看到孩子哭闹,经常会趁着孩子没注意到她时偷偷离开。
现在家庭中,这种过度的爱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试着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每天哭丧着脸叫“妈妈”的次数,你就知道我说的话是否正确了。在一个家庭中,每天都被几个不超过5岁的小孩子吵着喊“妈妈、妈妈!”父母用过度的条件作用造成的爱的反应,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绝非积极的。这些过分的爱的作用,对孩子的未来,不会有一点帮助。正是这种无休止的爱,剥夺了孩子学习技能所需要的时间,而那才是他将来应对世界的“本钱”。那些过多的亲吻和爱抚,掠夺了孩子征服世界的机会,是极其危险的做法。
母亲溺爱孩子的理由无非两点:一个是她承认的;另一个是她不愿承认的。她不愿意承认,是因为对其中的道理是否真实并不清楚;她承认溺爱,是她认为一个在爱的包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成为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人。而除此之外,母亲溺爱孩子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表达自己的爱。但这一点她并不愿承认。我认为,母亲对孩子的溺爱,源于她对爱的迫切地渴求,所以,不管她愿不愿意承认,溺爱孩子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性欲要求的反应,不然,她为什么那样喜欢亲吻孩子的嘴唇?当然,她一定要说自己溺爱孩子的理由是像她愿意承认的那样,那么,为什么不去亲吻孩子的额头、手臂,或者只是抚摸孩子的头呢?这些也足以能够表达她对孩子的爱意了,而孩子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爱抚,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诚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退一步来看,认为母亲的亲吻是为了养成孩子温和善良的个性,然而,真的会如她所愿吗?前面论述过,我很难在被溺爱的作用条件下,看到愉快的孩子。从这个事实可以证明,溺爱不能带来母亲所期望的结果,而反倒是孩子经常哭闹。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处于快乐、健全的境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