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也具备“道德形态”

时间:2023-11-26 11:09:03

行动和欲望可以产生意志,这是最普遍的说法。也可以这么说,在性格的客观部分中,只要一个人的行动力得到了一定的肯定,或者一个不具备此种能力的人得到了此种能力已经具备的想象,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我想要”的意志。在性格的主观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沉迷于想象,而是具备一定的行为准则,那他就会按照自身的行为准则和经验,为自己做出长远的行动抉择。所以,那些在人类看来无法完成的高难度欲望,被那些具有坚定意志的人认为是一种应该追逐的梦想。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意志力和欲望都不同,欲望产生意志,行动在意志中产生。

有的时候,行为的产生仅仅是因为道德的决定与对自身的简单控制而已。道德的决定与对自身的简单控制对各种尚未成型的欲望产生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其实就是道德判断和性格的力量在起作用,它们阻挡了欲望的无止境扩张,带来错误的行为。在这里,自制力的作用并不大,它只能作为一种简单的控制。人只有借助一定的行为,才能产生强大有力的意志和道德,这样,人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只要我们的意志力得到加强,我们就可以迅速提升性格中的道德形态,而训育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性格也具备“道德形态”

如果我们的行动不受屈辱感的影响,自由即道德的感觉将会充斥我们全身,这时候,道德的作用就会迅速显现出来,并影响一个人的心灵。道德是随和而温柔的,它与专断独行是相反的,作为德行的一种,它可以作为一种力量而存在,只不过是一种依靠单纯判断力的力量。道德比欲望更加迅速,也更加持久,它可以使欲望屈服于道德判断。这个道理是思想深度可以解释清楚的,没有哪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不关注自己的道德判断。但是每个人在这方面所看到的内容和含义却有天壤之别,这也就导致了每个人的心理都不同。

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中都会使用一些精彩的故事和段子来吸引孩子,使他们产生一定的道德方面的思考,从而使孩子学会自我分析,同时得到对生活中的一些道德要素的理解。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教育者们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并远远超过在这期间可能产生的某些缺陷。另外,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可以对素材做一个简单的选择,在此,我推荐《孩子文库》这,它可以为我们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但是,对培养道德来说,仅仅依靠这些简单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我们针对道德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训练,再加上一些问答考试,对于完整道德的形成来说也还是不够。我们还应该知道道德的稳固性,它和道德敏感性的区分很明确,很少会结合在一起研究。

巨大的道德力量可以使人获得广阔的心境,同时,它又是完整且不可分开的多种思想活动的集合。有一种人可以看到家庭和国家的主要关系,并进行最明显的对比;可以长久地观察到各种道德真理,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宗教和交往中而不感到困惑,还可以客观的,而不会有个人成见观察社会中的任何矛盾现象。这种人总是带着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使我们眼花缭乱。但我们却无法知道他的道德观是发自内心还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也不了解他们在做出行为之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还是盲目为之。所以,通过个别的道德事件的观察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思想是愚蠢的。我们在看感人的戏曲和小说的时候,也能对其在道德上有所表达,以使观众感到满意。但是,这种不稳定的个别冲动是不能祈求得到显著效果的。当然,小说和戏曲在培养道德方面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早期的孩子,这些孩子从父母或老师那里获得这些知识,受到熏陶,成长到一定阶段,这种方法就不再适用了。因为孩子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了,在这个时候,一定的宗教思想可能会更容易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或者用一种教诲使孩子慢慢建立持久且稳定的心理状态,这种教诲将会被孩子们普遍接受,最终形成善恶分明的、具有道德判断的完善性格。

我们假定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受到一些事物的深刻影响,而且这并不一定能背离他的道德思考,而是使人感到温暖。那么,一旦这种影响的程度加深,孩子就有可能把正义、善良以及道德的观念混淆,陷入极端。偏袒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它看似有着非常充足的理由使自己倾向于少数人或多数人,但这种倾向却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所以,有些影响虽然可以使道德、正义、善良这些品质印在一个人的内心,但却有可能带有深深的极端与偏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便会陷入矛盾之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全面而且沉稳的思想。如果有某位哲人提供给我们一些集中思想让我们选择,我可能会拒绝任何一个,因为我需要的思想必须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必须保持着纯天然的品质。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代替并不纯洁的观念的力量。

我很清楚,和我同时代的很多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专心、审思和兴趣多面性的关系,也提到了很多修养与内心活动的关系。我也大致阐述了思想深度的具体要求,这种思想深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人的心灵,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依靠它充实一切,运用广阔的思想深度提升道德观念。如果我们思想中的很多部分都不能以道德的因素加以解释,那么我们必须把现实中的力量投入到我们需要处理的每一个重要事件中。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可以将我们建立的关系和接触到的人组成一个整体,并在这个过程中连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将会知道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如何激发我们对于宗教的兴趣,而我们的思维能力、洞察力和意志力并没有因为道德的加入而变得犹豫和迟钝。还有一点我需要表明,对于事物的审美要求是教育最基本的工作,我从最原始的道德观念中推导出了这个原理。

和我同时代的很多教育家也在尽量避免忽略道德所产生的错误,也把观念作为自由的一个基础,但事实上,这样的错误他们都在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因循守旧,对现存的教育理念无条件赞同。他们会说:“我们教育的目的只是做到关心,历史的经验早就给我们指出了最正确的方向,这也就是道德的说明。”显而易见,说这句话的人明显陷入了经验的怪圈,他们武断地认为,超前的教育学是对历史的背叛,并可能会对现存的教育体制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我认为,旧派的学者之所以会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盲目和无知,更多的还是因为这种超前的教育理念与普鲁士王朝的政治主张并不完全相符。所以,那些趋炎附势的教育者都希望自己的理念可以与统治者的利益挂钩,以求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殊不知,这会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事实上,传统的教育都只是单纯地利用历史、哲学或诗歌对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灌输,但这只能让孩子对遗忘的事物和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虽然能应付考试,但对于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这种方法把一大堆事物相互穿插到一起,具有很深的影响力,但却改变不了孩子的心灵。但我的精英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一种新思想,与其说是一种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建立在旧思想之上的新式教育,因为没有哪一种新学术可以不与过去的思想进行调和。超验哲学虽然现在还不具备深远的影响力,但却具有某些意想不到的优势。当然,超验哲学也有不足和荒谬的地方,但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方法扬长避短,比如缩小其研究范围、对超验教育学进行深加工,使它克服已经存在的或者潜在的缺点。

我的愿望是以教育学为起点,逐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还要按照已经分析好的教育原则对现存的世界观进行更高级的说明,但要想明确表达出我的观点,还需要用哲学的理论来推导。但这种哲学也并不是传统的,而是超验的,虽然目前在同时代的理论体系中还找不到论证。

还有一个教育重点我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已经存在的道德观很容易被命运和在社会上获得的认知的影响冲淡。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便是一个道德修养颇高的人,在社会上屡次受挫后,也会产生对自我的否定情绪,从而试图转变以前的思想——可能转变成更优秀的,也可能转变成极端的或不合时宜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超验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早期就为学生铺平道路,并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至少心智应该达到成熟阶段。因为我们首先就会假定,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在社会上肯定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有可能是极端的,会深深地震撼他们的心灵,使他们陷入迷茫,甚至使他们渐渐丧失最初的那份真诚和友好。

这不是因为那些学生的意志力不坚定,也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强度不够,而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在学生尚未进入社会时,尽可能地使其避免接触不道德的事情是有必要的,但我们在教育他们捍卫道德的时候并不能做得太过于完美,至少不需要长时间的影响。因为学生有逆反的心理,我们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但却制止不了他们的心理,他们很可能在心里津津有味地回忆着坏事情将带给他们的兴奋和喜悦。怎么规避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在早期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各种丑恶,然后让他们自行判断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反应。当学生的反应正确且具有道德感时,教育者要进行及时肯定和支持,反之则要做出否定和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