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时间:2024-01-09 11:08:01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敦煌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之上。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方向的狭长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通向西域的孔道。它南临青藏高原,北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古林沙漠,南北宽度从十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降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约五十毫米,主要依靠祁连山的雪水才形成片片绿洲,而敦煌就位于走廊的最西端。古玉门关在敦煌西北一百公里处,而阳关则在敦煌西南约二十公里处。出了玉门关和阳关,就进入了广大的西域,在古代中原人看来就已经是异域。而敦煌以西则是蒲昌海(即罗布泊)和库姆塔格沙漠,所以这里也是西进商旅的最后一个休憩地,或者说是迎接西域来客的前哨。

早在新石器时代(前10000~前4000),敦煌就有人类活动,以后历代在此居住的有塞种人、乌孙人、月氏人等等。到汉代时打通了河西走廊并在此地建立了四郡:武威(今甘肃武威)、酒泉(今甘肃酒泉)、张掖(今甘肃张掖)以及敦煌(今甘肃敦煌西)。汉代时有两条路可从中原到达西域,分为南道和北道。南道经过楼兰(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一带,向西到达阿拉伯半岛上的条支和地中海一带的大秦(今意大利罗马);北道经车师前(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越葱岭到大宛、康居,直抵安息、大秦。两条丝绸之路的走向说明西方商人要想来到中原,无论走哪条道,都必须经过敦煌,此后所设的阳关和玉门关就有扼两道咽喉的重要作用。敦煌是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交通枢纽,在宋代新开海外贸易之前,它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联结中原和西域、中亚以及欧洲的咽喉之地,当时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它成为中外文化交汇之地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关于“敦煌”的得名或解释,东汉应劭认为:“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唐李吉甫也认为:“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而近代学者认为这是匈奴语的音译,日本学者则认为是吐火罗语的音译,总之说法不一。

敦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所拥有的巨大石窟群及其中包涵的丰富文化艺术内容,而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的发现,更是开启了一座宝库。由于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其中大量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英、法、日、俄等国家盗劫和破坏,分散于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形成了一门新的世界性学科——敦煌学。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敦煌石窟艺术中,到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大量的梵文佛经写本,莫高窟壁画上的玻璃器皿出现了萨珊的艺术风格,在新发现的丝织品上也有伊朗风格的图案,等等。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传送着从中土来的丝绸、瓷器、汉文典籍等;另一方面又迎来络绎不绝的自西域而来的使者、商人。它不断从内地吸收传统文化,同时又汲取西域、印度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融合性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唐代为例,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人物的风格,既有印度犍陀罗式的外形,骨子里又渗入了中国的写实手法,生动雄健中又有圆润柔和的风格。敦煌壁画、遗书中关于音乐、舞蹈的记载,既有西域、印度的特点,又有中原本土的特色。从敦煌壁画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也有许多是有关丝路贸易以及植物、动物、珍奇物等。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敦煌还对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是我国西部著名的文化宝藏。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