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故事

时间:2023-11-07 00:59:0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拼音】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

鼓励人们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做个明白人;如果只信一个人的话,就如同在暗夜中一样,心中无数。

明:明白。暗:昏聩,糊涂。

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信一方面的话必然昏聩糊涂。

【出处】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魏徵传》。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意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故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故事一】

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魏徵,有很高的学识,并且敢于向皇帝直言谏劝和提出各种建议,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信,唐太宗对他也相当敬重。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意思是做皇帝的是由于什么样的优点而成为贤明的?又是由于什么样的过失而使他糊涂的?

魏徵答道:“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

就是说贤明的皇帝之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涂,是因为片面地只爱听少数人的话。

魏徵还举了两个贤明的古帝尧、舜为例,说他们因为善于吸取四面八方、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见,所以能够战胜敌人,保住了天下。又列举了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为例,说他们因为偏听偏信,结果都不免遭到悲惨的败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成语,就是从魏徵的话中提炼出来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故事二】

唐太宗时,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进谏闻名。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唐太宗有不妥之处,魏征都会直言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雷霆,他也毫不畏惧。 唐太宗因此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

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作为君主,怎样才能正确判断是非而不糊涂呢?如果做错了事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魏征回答说:“各方面的意见你都能听取,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只听信一面之词,那就会因为考虑问题片面而办错事情。”

随后,魏征列举了历史上许多君主偏听偏信酿成恶果的例子。唐太宗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魏征病逝后,唐太宗遗憾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