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时间:2024-01-08 22:59:08关键词:车尔尼雪夫斯基,革命,之谜,历史名人悬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1828年7月生于萨拉托夫城一个神父家庭。18岁进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开始与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接近。同时他还潜心研究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185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1853年结婚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回到彼得堡,成为《祖国纪事》和《现代人》两家进步杂志的撰稿人。在《现代人》杂志上,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观》等。而《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则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开始发表的论文《俄国文学果戈里时期概观》,则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他还积极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1816年撰写了革命传单《告领地农民书》,并指导过革命组织“土地与自由社”的活动。

就在1856年,《现代人》的掌门涅克拉索夫出国就医,车尔尼雪夫斯基接管《现代人》杂志,使它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强大阵地。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为俄罗斯公认的革命领袖和导师,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反动派的敌视和仇恨。1862年6月,《现代人》杂志被勒令停刊八个月。7月7日,沙皇政府捏造罪证,逮捕了他,关入彼得保罗要塞。在狱中,他以惊人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继续着革命的写作活动。从1862年12月开始,他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矗立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这部小说,可以说是这位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艺术升华。它是作者在被囚于彼得保罗要塞期间写成的。从1862年12月14日至1863年4月4日,作者用了一百一十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部文学巨著。他是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的。小说的思想和形象使他激动不已,以致有时他不得不去演算一些微分学的习题,心情才能平静下来。小说最初发表在1863年第三期到第五期的《现代人》杂志上。不久被沙皇政府查禁。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时俄国的进步青年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且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怎么办?》的基本情节很简单。从表面看,它似乎是欧洲的一个传统的三角恋爱的故事,只是它给予了这种故事以一个新的结局而已。作者本人就说过,在这里,“不会有极为夸张的冲突,事情结束时没有暴风雨,也没有雷鸣和电闪”。房产管理人的女儿韦拉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拒绝了父母包办婚姻的企图,脱离家庭,与原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结合并创办了一所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缝纫工厂。两年后,韦拉与洛普霍夫的好友基尔萨诺夫相爱,洛普霍夫感到韦拉与基尔萨诺夫性情相投,他们在一起生活会更幸福,于是毅然出走,假装自杀,使他们能够结合。以后,洛普霍夫受职业革命家拉赫梅托夫的委托,出国进行革命活动,数年后由美国回到彼得堡,与波洛佐娃结婚,并同基尔萨诺夫和韦拉重新会面,两对夫妇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着他们所热爱的事业。

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初至60年代的俄国。在这个时期,一切社会问题都归结为与农奴制及其残余作斗争。围绕着对待农奴制的态度,俄国出现了两种历史力量和两种历史倾向,即贵族自由派和以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作《怎么办?》一书的时候,正是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时期(1861—1895),平民知识分子开始占据了社会斗争的前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文学批评家N.H.特卡乔夫在小说《怎么办?》1880年法文译本的序言中指出:“当时在青年小组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怎么办的问题。要把国家从卑劣的政治和经济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从这种制度使之陷入的崩溃的绝境中解救出来该怎么办?要把铭刻在青年心中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理想贯彻到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去该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小说中谈到了这一切问题……。”著名的民主主义批评家D.N.皮沙列夫指出:“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创造性的纲领,因此它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旗帜……。”

著名画家列宾亲切地回忆道:“在文学作品中有两个主人公作为供人仿效的楷模在大学生中占了优势,即拉赫梅。托夫和巴扎洛夫。《怎么办?》这本书使人入迷,不仅仅是那些被读烂了的破旧不堪的书籍一册册在人们中间流传,还有手抄本……。”普列汉诺夫认为,“在每一个出色的俄国革命家身上,都有过许多拉赫梅托夫气质。”

实际上,这部作品不仅被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青年奉为“生活的教科书”,而且被后世誉为“代代相传的书”,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都曾从这部小说中吸取过“精神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杰出的保加利亚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季米特洛夫就说过:“我应该说,在过去和后来一直都没有另一部文艺作品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这样使我受到深刻的革命教育。”革命导师列宁也十分喜爱这部作品。他热情赞扬“这种作品能使人一辈子精神饱满。”“在它的影响下,成百成千的人变成了革命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

但是,对于这部小说的艺术性,在当时进步营垒的作家和后来苏联的评论家中,也有人持否定的意见。例如当时著名作家列斯科夫在肯定小说的思想意义的同时却说什么从艺术方面看,小说“值不得评论”,“它简直可笑”。赫尔岑也对其艺术性表示过非议。苏维埃时代的评论家斯卡夫提夫竟认为,“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中,一切都是以抽象的逻辑表达出来的。”因此,“不能把它和严格意义下的文艺作品放在一起加以考虑和评论”。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也曾一度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不属于文学之列”。这些看法都不免失之于偏颇。

1864年2月,沙皇政府判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矿场服苦役,并终身流放西伯利亚。他在监禁、苦役和流放中度过了整整二十一个年头,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气节,坚守着革命的阵地。在流放期间,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序幕》等。1889年他才获准回故乡萨拉托夫居住。长期的苦役和流放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同年10月29日,他因病与世长辞。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