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戏,唯我入戏最彻底-表演型人格障碍

时间:2023-11-27 00:19:03

【精神病自测】

看看给你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打几分

人生就是一场戏,唯我入戏最彻底-表演型人格障碍

请你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回忆自己的情形,根据实际回答下面问题。

1.你是否热衷于成为关注的焦点?

2.你是否性格外向,不喜欢孤单一人?

3.你是否容易感情用事?

4.你是否喜欢穿奇装异服?

5.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夸张、表情丰富?

6.你是否只考虑自己而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7.你是否认为自己有很多知己好友?

8.你是否会出现自伤或者威胁自杀的情况?

9.你是否极易受到他人暗示?

10.你是否易被激怒?

以上10个问题中,如果你的回答有3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可能有表演型人格障碍倾向;如果你的回答有5个以上为“是”,那么你很有可能患表演型人格障碍,建议到专业机构做一下鉴定。

【问 题】

戏剧化&幼稚化

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路遇一位典型的杀马特少女小W,身上穿的衣服都很松垮很惊悚,头发高耸蓬乱五颜六色跟调色板似的,脸上的妆化得像是刚从煤堆里爬出来的,遇到她的时候她正在投入地欣赏自己涂成黑色的长指甲。

我们对她的打扮很是欣赏不了,表示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难以达到同样的水准。

“你说他们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么打扮呢?”同事说。

“主要是想吸引人的注意力,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又不会打扮,审美偏差了,所以就把自己弄成这样。他们其实是想表现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但是却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迷茫做作地走下去了。”

不知道小W是不是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反正她带着那种做作的随性的态度晃悠到我们面前,老练地过来打招呼,聊了几句后,开始向我的同事抛媚眼,并且一瞬间开启了韩剧女主的柔弱洒泪模式,讲起了自己的“血泪史”。

同事没好意思告诉她妆花了,其形象就像个讨薪的煤炭工人,就那么强忍着笑安慰了几句。

小W似乎觉察到了什么,立刻飞快地开始补妆,同时也很愤怒:“你还笑!这有什么好笑的!你这个人简直没有同情心!实在是太过分了!”

同事也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于是赶紧道歉。小W显然对此很受用,挺了挺胸部,说:“谢谢你安慰我,不如留个电话号码吧……”

后来,我又接触过这孩子几次,基本上可以确定她就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

表演型人格障碍如字面所言,他们的行为就好像是在进行演出一样,显得浮夸造作不自然,但是我们的当事人却浑然不觉,乐在其中,并且以吸引到众人的注意为能事。就好像舞台上那些不专业的演员,总是要想办法“抢戏”,好让观众的目光聚集到自己身上,试图一举成名,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为此或是浓妆艳抹,或是肤浅夸张。而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恰恰如此。他们喜欢成为焦点,喜欢他人的关注和赞美,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世人的眼光牢牢黏在自己的身上,享受着万千关注于一身的闪耀时刻。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戏剧化。表演和戏剧本来就不分家,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样。正因为他们把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当成是用心表演的舞台,把每个人的眼睛都当成是摄像头,所以自然是要卖力演出,力求剧情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整个就是一部现代悬疑伦理武侠悲喜剧。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既然自诩为演员,自然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貌的。他们往往过度打扮自己,好让自己能在人群中迅速成为焦点。他们还总是散发着强烈的荷尔蒙,用带有挑逗性的行为展示自己,当各种各样的目光被吸引过来的时候——不管是感兴趣的还是下流的,是喜爱的还是厌恶的,是好奇的还是嫉妒的——他们的戏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因此,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为人处世都十分夸张,生怕别人看不到似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好像在大喊着:“快看我快看我!我正在做这件事情哟!”对他们而言,自己的生活就是用来展示给别人看的,而他们永远不介意多一些观众。

他们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拔高自己。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赏光”去和周围那些小角色交往了,那么自己就应该是周围人的中心。因此,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有很多亲密的朋友或者伙伴,觉得大家都非常喜欢自己,可是事实是,“小角色”们并没有这么想。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幼稚化。从我们前面所说的他们的处世风格来看,他们就好像是幼儿园里时刻想要老师表扬的小孩子,总是做一些不成熟不理智的事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你也许会说:“可是他们看上去都很老练啊!”的确,他们深谙社交之道,因为社交场合是最佳的自我表演舞台,所以他们在社交场合总是能如鱼得水。而出众的外表和散发的荷尔蒙自然也能为他们的社交加分。但是,这只是说明他们擅长社交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成熟。

事实上,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可比你想象的要幼稚得多。他们总是非常任性,难以忍受丝毫的委屈,在事情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的时候就会变得怒气冲冲,在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受关注的时候就马上嫉妒、争夺焦点甚至不惜大搞破坏。总之,都是在耍小孩子脾气。他们非常幼稚,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且常常不在乎后果。老练的社交只是他们的表面,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居住的,依旧是个幼儿园小孩儿。

也正是因为这两点,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时常冲动易怒,还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或者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能继续这样的循环。

【案 例】

凭什么不喜欢我?

在网上认识个女孩,姑且叫作阿D。在一个QQ群里,不过不是很熟。某天,她在群里讲自己的事情,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D:“走在街上有星探过来请我出道,说我长得漂亮、有气质、个子高挑、身材苗条,当明星肯定能红。”

旁人:“无图无真相。”

D马上上传了数张各种角度的自拍照,可以看出来是精心装扮过的,也是精心PS过的。自拍照的女生表情性感,并且张张都能展现出诱人的“事业线”。

一时间群友都以她为中心,议论起来。D成功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旁人:“果然是美女!那你答应了没?”

D:“没有,是家小公司,听都没听过的。我要签肯定要签大公司,出道之后直接超越范冰冰。”

旁人:“呃……那你这么漂亮有男朋友没有啊?”

D:“没有。可惜我出道晚了,不然周董肯定是我的,早没昆凌什么事了。”

旁人:“追你的人是不是很多啊?”

D:“那倒是。不过追我的那些人我一个都看不上。有的男生真是不自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那么丑也敢来追我?那么穷也敢来追我?”

旁人:“总有好的。”

D:“那倒是。有几个追我的男生对我确实是不错。一个是某市市长的儿子,长得也挺帅。还有一个家里是办企业的,也算有点钱,估计能有几个亿吧。人吧,不算太帅,但是看着顺眼,个子倒是挺高的,人也干净。另外一个吧,是我们校草,特温柔浪漫,可惜家境一般。他们都对我很好,不过我对他们都没有感觉。”

旁人:“条件都不错啊,你也不动心?”

D:“这就叫条件不错啦?那你也太小看我了!”

旁人:“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啊?”

D:“我的要求也很简单的。只要有缘分就好。”

这时有人说:“别那么挑了!小心嫁不出去。”

D马上做认真反驳状:“不会的。”

那人继续:“你这么个挑法,什么样的男人也满足不了你啊。”

群里一片哄笑。

D马上:“你们欺负我……”纠结委屈了半个小时。

D:“我喜欢上一个人,但是他不喜欢我。”

旁人:“那你努力追啊,男神会被你感动的。”

D:“凭什么要我追?凭什么他不喜欢我?我这么漂亮,个子高挑、身材苗条,还要我主动?他凭什么不喜欢我?”

旁人:“……”

D:“我见过的所有的男生都喜欢我!我走过十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里只要是我看上的男生,都会来追我!只有他不喜欢我,凭什么!我给他机会他都不要!气死我了!”

我们看得出来,D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喜欢诱惑别人,高高在上,易受到暗示,最后还激动愤怒,虽然没有深入了解,但是基本能看出她就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

【现 象】

嗲嗲女,做作生活如演戏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节目,里面某女孩说话嗲声嗲气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受邀唱歌的时候倒是声音低沉、略带浑厚,有女中音的范。音乐一结束,马上又吊起嗓子说话,甜腻娇嗔到令人发指。看得观众们恨不得大吼一声:“放开那些主持人,冲我来!”

事实上,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女孩子,身娇肉贵,嗲声嗲气,让人听了要么骨头发酥要么头皮发麻。我曾经很纳闷,为什么“嗲”字是“口”字加个“爹”字,后来恍然大悟,那意思是,要是嗲起来,只要你一开口,你爹就会满足你的要求!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那么会发嗲的女孩子肯定最受欢迎咯!

嗲嗲女们除了声音嗲,表情也嗲。那一个个如洋娃娃般精致的面庞,一颦一笑都是嗲嗲的,分分钟抛个媚眼撒个娇,荷尔蒙爆棚让人猝不及防。

嗲嗲女们一般都走性感路线,秀一秀童颜巨乳大长腿,转身露个大美背,回眸一笑,电眼大开,立刻让男人们被电流直击,魂不守舍。那诱惑力着实惊人。

嗲嗲女们往往还天生自带一项技能,那就是强大的交际能力。毕竟没有谁能抵抗住如此娇嗔发嗲的美少女。嗲嗲女们往往还很会看人眼色,对于想要讨好的人很懂得对症下药。当然,对于另外一些人就很难说了。

嗲嗲女们爱自己的容貌胜过一切,当然会精心打扮了。她们热爱视线都黏在自己身上的感觉,不管那目光是欣赏还是贪婪。如果能上新闻的话就最好,不管正面负面,有人在欣赏就是最好的。寻求注意对她们而言不光是虚荣心,更像是本能。

嗲嗲女们看似美丽性感爱发嗲,不过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她们的嗲声嗲气的。对于喜欢和需要的人,她们自然会一步三摇地散发出全身的荷尔蒙来。对于那些试图高攀的人,我只能说:呵呵,自求多福。

越是发嗲的女孩子越是脾气大,这是个真理。她们实际上很容易被激怒,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骂摔打砸,样样精通,分分钟刷新你的三观。这就好比是走红毯的明星,不乏外表迷人私下暴躁的。嗲嗲女们也是一样。她们对你发脾气说明她们没把你当外人?你想太多了,她们只是没看上你。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嗲嗲女们拥有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很多要素。她们注重外貌,语气撩人,性感,擅长诱惑,交际能力强,懂得趋利避害,敏感易怒爱生气……

对她们而言,生活就是一场表演,自己就是主角,她们的任务就是吸引关注,给自己的人生制造一个大“票房”。她们往往表现矫揉造作,却又不自觉地陷入这种模式。她们的内心深处充满着被关注的渴望,还有深深隐藏的自卑。

【解 答】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自我调整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对来说比较幼稚,自我调节非常困难,因此,如果是自行调节,需要家人或者朋友的帮助和支持。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让他们描述对于自己的看法,然后向他们描述别人对于他们的客观看法,两者进行比较,引导他们从中找出自我认识的偏差之处,认识到自身性格中的浮夸、易怒、极度想要寻求关注等方面,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比如,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从来不吝啬于夸赞自己,即使是一般我们都是用在别人身上的客套话,他们拿来夸自己也从来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什么“聪慧机敏”啊,“贤良淑德”啊,“美丽动人”啊,“时尚前卫”啊,“追求者众”啊等。你将他们描述自己的词汇总结起来,那就是一部如何夸人的百科全书啊。他们以此来进行自我表现,寻求更多的关注。这样的行为在其他人眼里则被视为表现欲过头、自我满足等等。

再如,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举止极度浮夸做作,举手投足都好像是机位在拍他们,他们以吸引众人的目光为乐,享受成为焦点的感觉,自认为优雅、前卫或者迷人。但是在其他人看来是招摇过市、举止轻浮、装腔作势等。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容易受到暗示,一点儿小事就会将他们的思绪打乱。他们会为此觉得十分困扰,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事实上,在别人看来,他们这是处事不成熟的表现,就像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凡此种种,都应该让他们了解。他们可能一时无法接受,甚至大发脾气。可以将这些分析置身于情景之中,让他们知道自己和一般成熟的人处理事物的区别所在,逐渐引导他们深入剖析自我,接受自己有性格缺陷的事实,并且协助他们建立日趋成熟的个性。

在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愿意接受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整。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表现录下来,并在日后进行观看和分析,搞清楚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同时,可以让他们征求周围亲朋好友的意见,看看他人是怎样来评价的。对于这些意见,一定要虚心接受,并且整理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的不足之处,按照“适当”“过度表现”“行为偏差”三个维度进行整理。“适当”指的就是朋友们大体觉得可以接受的,“过度表现”就是让人觉得行为浮夸做作的,“行为偏差”就是让人觉得跟普通人的反应大相径庭的。在将行为进行整理之后,就可以按照朋友们的建议进行行为修正,同时深入分析这些表现是自己刻意为之还是无意识的。不管是哪一样,都要时时提醒自己。

不过,仅在行为上进行纠正只是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在心智上成熟起来,让她们学会用成熟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马上就情绪激动、愤怒,而要学会理智地去分析。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在进行自我调整的时候不要全面地否定过去的自己。

【生存法则】

3种效应去除表演型人格障碍

1. 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源于这么一个关于鸟笼的故事。詹姆森和卡尔森两人打赌。詹姆森说:“我不久之后就会让你养一只鸟的。”卡尔森则说:“不可能,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什么鸟。”之后,詹姆森买了一个很漂亮的鸟笼送给卡尔森。卡尔森觉得这鸟笼反正挺好看的,就挂在了家里。从此之后,只要有客人来,就会问:“你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呢?”卡尔森只好回答说:“我没养过鸟,我只是跟人打赌。”每次他解释得口干舌燥,可是客人们却满脸不解。时间一长,卡尔森自己也觉得很烦了,干脆买了一只鸟,放在鸟笼里。这回,挂在家里的鸟笼再也不会显得突兀了。

这就是所谓的“鸟笼效应”。人们在获得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之后,会继续不自觉地向里面添加一些自己本不需要的东西。

这一点商家们运用得最在行了。他们提供很多的打折券或者优惠券,这本来对我们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我们拿到了这些东西,就会想要把它们花掉,于是买来了很多有用的没用的东西。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则在遇到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景的时候,不停地在其中添加一些可有可无的剧情,并且乐在其中,享受在那样的情境下魅力四射的感觉。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列一个表格,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分为“必要的”、“重要的”、“无关痛痒的”。这样的话,在做事的时候也就会分清楚主次,而不会偏离自己的重点,在无关的事物上浪费时间,一味施展自己的魅力,而耽误了要做的事情。

2. 拍球效应

拍球效应指的是,当你拍球的时候,使用的力量越大,那么相应的球也就跳得越高。也可以说,当一个人承受的压力越大的时候,那么他们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多,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高。

对于人们而言,压力也就是动力。压力越大,就会发现自己抗压的能力越强,自己能够开动脑筋想到的办法也就越多。有一句话叫作“你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就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而言,因其停留在青少年的某个时期——敏感、夸张、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会在压力中学会成长。因此可以说,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应当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并且学会独立解决。

3. 配套效应

18世纪的时候,有个叫作狄德罗的哲学家。有一天,有人送了他一件非常高级的睡袍,考究、高雅、名贵。狄德罗也非常喜欢这件华丽的睡袍,穿上之后非常惬意,感觉家里的东西都很别扭:家具都很落伍,床单、地毯、书桌……自己家里的一切居然都显得那么粗鄙。于是,为了跟这件睡袍相匹配,他对家里进行了一次大升级。终于,他觉得家具的水平上来了,配得上他的睡袍了。可是,狄德罗却意识到有什么东西不对劲。在没有这件睡袍之前,他原本过的生活非常好;可是当拥有了这件高级的睡袍之后,自己的生活居然被它“胁迫”了。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高档物品后,会不断用同样高层次的物品来配制以达到心理平衡。这就叫作“配套效应”。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更注重外表,虚荣,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暗示,极易受到配套效应的影响。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想,这样的配套是否必要,是否已经给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