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有反倾销调查?

时间:2023-11-24 08:29:03

我们时常会在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上获悉美国、欧洲对我国的轮胎、彩电、皮鞋等各种各样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在两国贸易往来时,若在国外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同类产品时,那么,该企业就很有可能涉嫌倾销。由此,进口国政府就极可能发起对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反倾销协议》中规定,一成员国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按照倾销的定义,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就会被认为存在倾销。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格的差额被称为倾销幅度。所以,确定倾销必须经过三个步骤:确定出口价格——确定正常价格——对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进行比较。

反倾销调查的初衷是为了保持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因为,如果一个企业将同一类产品以低于本国的市场价格出售给他国,就等于试图侵占他国市场,让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这样的反倾销调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反倾销往往会被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来使用。如果一国想要扶持本国的特定产业,会对某一种产品进行反倾销的调查。整个反倾销的调查会历经非常冗长的程序,一旦被指认为调查对象,该产品正常的生产活动就会被迫中断。由于这种调查漫长而复杂,令许多小型的出口企业难以承受,只能对此默认、屈从,不作抗争;这样,会使得有的进口方政府不断利用反倾销调查的手段来保护本国的产业或企业。相对于强大的一国政府,处于弱势一方的出口企业往往会非常无奈和被动。

为什么经常有反倾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