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的反驳

时间:2023-11-30 08:39:02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读者产生疑惑:洛克不是说一切知识都源自经验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内在来源和内部感官?这难道不是承认了,知识的来源之一是心灵自身固有的某种能力吗?进而言之,这难道不是意味着心灵并非一张白纸,心灵本身带有某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即使它不是笛卡尔所说的清楚明白的天赋观念,但它的确是某种东西,而且与生俱来?

莱布尼茨的反驳

洛克哲学的这种不彻底性,给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反驳的机会。关于莱布尼茨的生平以及其他哲学观点,我们下一讲会接着介绍,这里我们只探讨他对洛克“白板说”的反驳。莱布尼茨很敏锐地指出,既然洛克也承认知识除了“感觉”这个外部来源之外,还有“反省”这个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并不否认心灵中存在某种天赋的东西,所以,他与洛克的分歧就不是有没有天赋的东西,而是这个天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它到底是观念,还是能力?

莱布尼茨指出:“观念与真理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但这种潜在的能力永远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

按照这个想法,莱布尼茨提出心灵不是一块白板或者白纸,而是“有纹理的大理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纹路,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倾向、禀赋和习性,这些东西不是作为现成的观念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能力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你或许还记得米开朗基罗与大卫像的故事,当米开朗基罗来到采石场,看到那块大理石的时候,说:我在这块石头上看到了大卫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块大理石的纹路提示米开朗基罗,它具备成为大卫像的潜能。很显然,米开朗基罗并不是在每一块大理石身上都看出了大卫像。这就好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潜能成为霍金,哪怕给每个人提供一模一样的教育,我们也不可能都成为霍金。

这样看来,莱布尼茨的说法似乎更有道理一些。当代的自然科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天性(nature)和后天培养(nurture),对于他的成长起到的作用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大理石上的纹理很重要,我养过一条泰迪狗,据说这种狗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人类小孩两岁的智力,但是无论我怎么教育它,都不可能说出“你好”或者“爸爸”这样的语言。反之,后天的经验与教育环境也很重要,上世纪20年代,在印度发现过一个狼孩名叫卡玛拉,她用了25个月才说出第一个词“ma”,四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七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她17岁去世的时候,智力水平只有三到四岁的孩子水平。泰迪狗的例子告诉我们天性的决定性作用,而狼孩的例子告诉我们,后天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结合泰迪狗与狼孩的例子,我们就不得不接受莱布尼茨的结论:感觉虽然对于知识具有基础作用,但感觉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现在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感觉的作用呢?感觉究竟是知识的源泉,还是知识的机缘?“机缘”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容易明白,我们仍旧以大卫像为例,如果米开朗基罗不是机缘巧合来到采石场,如果他不是机缘巧合发现了那块大理石,那块大理石就与千千万万的普通石头一样,被搁置在荒山野岭里无人问津,正是因为米开朗基罗看到了它,才让这块大理石具有了成为大卫像的机缘。显然,按照莱布尼茨的观点,感觉更像是知识的机缘,而不是源泉。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他提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可是由于洛克主张双重经验说,这就为莱布尼茨的反驳留下了破绽。莱布尼茨主张人的心灵是“有纹理的大理石”,这个说法比“白板说”更符合人之常情,以及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夸大洛克和莱布尼茨之间的分歧,因为洛克并不反对人有自然的认知能力,他反对的是人与生俱来就拥有“清楚而明白”的天赋观念。如果把天赋观念解释成天赋的认识能力,我认为洛克并不会反对这个想法。

洛克的哲学常常给人以不够彻底的感觉,因此常常被人批评为自相矛盾或者思路不清。不过,关于这个现象,我倒是更认可洛克的英国同乡罗素的评论,他说:“洛克追求可信,以牺牲首尾一贯而达到了可信。大部分的伟大哲学家一向做得和洛克正相反。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

我认为罗素的这句话是对英国经验论非常恰当的一个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