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时间:2023-09-19 14:49:03关键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哲理名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语出《汉书·东方朔传》。原文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大戴礼记》中也有同样的话。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在其中生存,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而“人至察则无徒”,这里“察”是苛察,人如果过于精明苛察就没有朋友,因为过于精明苛察的人标准太高,往往容不得别人犯错或违背自己的意思,因而很难交到朋友。这句话是东方朔所作《答客难》中的一句,是东方朔在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遭冷遇后写来自我安慰的。全篇带有俳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却成为后世人们立身处事的原则之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颜渊篇》,“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另一次……查看详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语出《老子》第四十二章。这是老子对宇宙万物来源的推论假说。“道”为万物之始,其原始状态是阴阳未分的“无极”。“一”就是阴阳初分而仍浑沌的“太极”,“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查看详情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语出《庄子·天下篇》,其意为,一尺长的木杖,每天截取一半,这样不停地截取下去,总会有一半留下,所以永远也不会穷尽。 这句话讲的是理论上的物质无限可分性,体现了高度的辩证思想。庄子认……查看详情

少则得,多则惑-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少则得,多则惑 少则得,多则惑 语出《老子·第二十三章》,原文如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少则得,多则感”的意思是说,人在面对较少选择、诱惑的时候,往往会有所得,而一旦面临更多选择、……查看详情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中国古代哲理名句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语出《准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品尝煮好的一小片肉,就可以知道锅里所有肉的味道;看见一片树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