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之恶:上帝的自由选择

时间:2023-11-30 08:59:01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世界是前定和谐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人是不自由的?进而言之,如何去理解恶的问题呢?思考到这里,就把我们带回到了第一个迷宫: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所导致的对恶的产生和起源问题的思考。

必然之恶:上帝的自由选择

恶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基督教神学的大问题。休谟曾经指出:如果上帝愿意制止罪恶而不能制止,那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他能够制止而不愿意制止,那他就是怀有恶意的;如果他既能够制止又愿意制止,那么请问,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罪恶呢?

的确如此,对于那些天生的残疾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9·11恐怖袭击和印尼海啸的遇难者家属来说,这个世界不但不和谐,而且简直坏透了。“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偏偏会是我?”这样的形而上学追问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偶一为之的哲学遐想,而是格外真实和沉重的人生拷问。

那么,莱布尼茨会怎么解答这些问题呢?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得上充足理由律和圆满性原则这两个线团了。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你是悲惨的还是幸运的,都是有理由的,只是我们自身很难洞悉这个理由,因为归根结底,世界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乃是上帝自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莱布尼茨会承认,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比方说,在鼠疫、战争及各种罪行中,会有无辜的人死去,这是“道德的恶”。再比如,上帝创世的时候要兼顾手段的简洁性和目的的丰富性,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物理的恶”。最后,相比起造物主,被造物肯定是不够完美的,这是所谓“形而上学的恶”。莱布尼茨一方面承认这个世界的确是不完美的,另一方面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与这个世界是可能世界里最好的那一个,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换言之,既然是被造物,那就注定是不完美的,这没什么好抱怨的,但这不等于说这个世界就不是可能世界里最好的那一个。

此外,莱布尼茨认为,不能仅从个体的角度去评价世界的善恶,这是因为,有时候恶是善的必要条件。比方说,如果你只吃甜的东西,很快就会觉得齁死了,必须结合酸的、辣的甚至苦的东西,这样才会有滋有味。

莱布尼茨还有一个比喻,他说,如果你去看一幅很美的图画,但是有人用一块布把它全部覆盖起来了,只留出一小部分让你观看,那么无论你怎么看,都会觉得这只是一堆混乱的色彩而已,毫无美感和技巧可言。只有当你揭开这块布,从正确的视角去看这张画,你才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幅杰作,而那块看起来混乱的色彩乃是构成这幅杰作的一部分。

仔细思考这个比喻,会发现它非常有道理,唯一让人困惑的地方在于:谁有能力挪开那块布?谁又能站在正确的视角去看这张画?很显然不是凡人,而是上帝。

我们是凡人,我们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我们只在意凡人的痛苦。也许在人生的某一刹那,我们可以像莱布尼茨那样,从无数的烦恼中超脱出来,试着从上帝的视角去沉思和赞美这个世界的美妙,但是这样的瞬间并不能医治具体的人生创痛。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梁济,在你决定自杀前的三天,读到了莱布尼茨的哲学,掌握了他的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请问这会让你感到有所安慰吗?请问你会从此打消轻生的念头,和莱布尼茨一起来礼赞上帝的这个杰作吗?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首先,莱布尼茨是一个调和论者,为了寻找到“不可分的点”,他在逻辑力量的逼迫下发明了单子,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连续性”,他引入了“前定和谐说”。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近代的机械论宇宙观和古代的目的论宇宙观。

其次,莱布尼茨的哲学虽然给上帝保留了位置,其实却把上帝的功能极大地缩小了。莱布尼茨的上帝好比电脑程序员,一旦设定了初始程序,电脑就开始自动运行,然后上帝就开始无所事事地四处溜达,喝咖啡,闲聊,发呆,再也不插手剩下的事务。这个想法与当时流行的“自然神论”非常接近,后者将上帝看成世界的“最初原因”或者“第一推动力”,自打上帝对世界做了第一次推动之后,就撒手不管了,上帝成了“不在家的主人”。

最后,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会很自然地得出如下结论:这个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那一个。这是一个无比精妙的形而上学理论,但我很怀疑它能否给现实世界里的受苦人带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