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和瑞典南部地区-揭秘北欧海盗

时间:2023-12-03 09:29:02

丹麦和瑞典南部地区

人们曾认为丹麦在500—800年间处于一个衰落时期。而近期的考古发掘却显示,这是一个繁荣时期,社会阶层日益分化;许多定居点被废弃,并非是因为社会的衰落,而实际上是人们的居住点日渐集中的结果。考古研究和金属探测的结果还表明定居点的社会等级结构其实相当复杂。

丹麦和瑞典南部地区-揭秘北欧海盗

从6世纪起,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地区开始出现大批具有专门功能的定居点。一些地方似乎被用作了生产基地和码头,它们是由一些想用剩余产品来换奢侈品的显赫家族所建。其中许多地方还兼具宗教功能,像乌普兰的黑尔戈,哥得兰岛上的帕维肯,菲英岛上的古杜姆、斯特兰狄-甘姆托福特以及霍夫德,西兰岛上的博斯隆讷、西埃厄斯堡和内斯,以及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赛伯松和波赛巴肯。

在菲英岛东南的古杜姆,有一个铁器时代的村落群,面积达1平方公里,由50多个农场组成。在这里发现了7,000多件金属器物,年代都在200至1000年间,其中包括6件金器和5件银器,证明这里是当地的权力中心。这些农庄的主人当中有很多是工匠,他们在此制作金器、银器,锻造青铜器。村落的主建筑物是一座铁器时代晚期的宏伟厅堂,主人是贵族,为罗马帝国效力。附近的海港城市伦讷堡是他们对外贸易的港口。古杜姆也兼有一些宗教功能,“古杜姆”的字面意思就是“诸神之家”。尽管从6世纪起这个地方就开始衰落,但这里的贸易和制造业一直延续到维京时代。

在斯科讷地区的乌帕克拉也有一个类似的地方,也发展成为了铁器时代的一个中心区,其贸易、制造业和宗教等功能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公元1000年左右被位于其以北5公里处的隆城所取代。人们在这片40公顷的土地上发现了一些金属器物,有阿拉伯和卡洛林王朝的钱币、小的古德谷伯(一种用于宗教仪式的金箔衬纸)许愿堆,还有染制手工制品用的染料和袖珍护身符。

内斯遗址在7世纪晚期至9世纪之间有人类活动。这里有20多座木结构厅堂,还有70来家作坊,它们肯定是被用作了纺织间,因为每间木棚里都有织机压石和纺锤。在遗址的低洼处还有57个柳条环绕的地坑,用于浸泡亚麻。为了便于换水,人们挖掘了一条150米长的水渠。在几处地坑里,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鹿角,在加工之前人们要先把这些鹿角进行浸泡。另有证据显示,在赛伯松的贸易和制造中心区有300多家作坊,人们分区作业,有从事纺织的区域,还有从事铁器和其他金属器物制造的区域。

在日德兰半岛上的沃巴瑟,考古学家首次进行了足够大面积的考察来展示当时人们走向聚居的进程。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维京时代末期,最终形成了永久性的村庄。1974—1992年间,共发掘了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遗址。发掘结果显示,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1世纪,这片聚居地在不同时期至少发生了8次迁移,都是当地居民迁徙和重建过程中的一部分,为的是更好地利用可耕地。到8世纪,此地已经有7家面积大致相当的封闭农庄,皆建有围墙,它们大都位于道路的两旁。每个农庄都有一个主厅,主厅分隔为若干房间,通常在主厅的一端还有一些牛棚。主厅的周边建有作坊,有的还有水井,其中一处还有一家铁匠铺。

沃巴瑟的农庄数目在300年间没有多少变化。学者们根据这个事实,认为该地居民不是自由独立的土地所有者而是大农庄主或当地地主的佃户,而这些主人要么自己直接经营农场,要么通过管家来管理农常在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此地的建筑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主建筑物为大型拱式厅堂所代替,其建筑风格见之于特雷勒堡古堡。农场上有了单独的牛棚,最大的农庄有5间牛棚,至少可以饲养100头牛,还有一个冶炼炉和一个青铜铸造坊。11世纪,聚居点最后一次迁移,搬到了现在的村落所在地。

日德兰的其他遗址,诸如赛津、特拉别格和奥姆加德以及斯科讷的菲尔波那,尽管发掘规模不如沃巴瑟,但情况都类似(包括拱式厅堂)。在菲尔波那,几代人居住的廊式长屋在11世纪时被特雷勒堡式的房屋取代。11世纪,在日德兰北部的林霍尔姆-霍耶,人们在风沙聚积的沙地上建起了新的村落,就位于先前居民的墓地之上,村落为拱式厅堂式的建筑。百年之后,这些11世纪的建筑又被风沙所覆盖。

在中世纪的初期,整个北欧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永久村落取代流动居住点的过程。究其原因,学者们提出过种种解释,包括人口的压力限制了聚居点的迁徙,进而促使人们划定领地范围。在村落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形成了不同的教区,建起了永久性石结构教堂。村落的发展与粮食产量增长有关,也与财富逐步演变为对土地而非动产如家畜的所有权有关。与此同时,王权控制力的加强也相应地要求人们固定住所,以保证稳定的赋税收入。尽管仅仅依据考古资料还不可能证明丹麦的封建制起源于维京时代,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一时期在权势阶层的积极推动下,领主制和土地占有制是有所发展的。

若干定居点反映出从7世纪起出现了权力日益集中的情况。托福特加德(位于西兰岛)、斯勒英厄(位于西霍兰岛)这些维京时代的贵族居所就是在原有定居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两处遗址中,象征身份与地位的器物都集中在厅堂区一带。

西兰岛西部的齐斯遗址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定居点,它位于齐斯湖畔,距海岸7公里,从海上溯河而上可抵达这里。学者们用金属探测法对该地进行了探查,并从1995年起开始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的第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发现是一座建于6—7世纪的带有长廊的大厅堂,内墙用白色泥灰粉刷过。此厅堂建在一个封闭院落里,旁边另有两栋大房子和其他一些小房间以及作坊。厅堂在7世纪中叶毁于大火,人们在其遗址之南重建了一座坚固的拱式厅堂。该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未修建牛棚。此外,尽管围墙的旁边建有一间铸造作坊,但却未发现有任何农用建筑物的迹象。及至8世纪,人们重建该厅堂,扩大了整个院落的范围,并在围墙的正中修建了一座宽阔的大门以方便四轮马车顺利进出。9世纪时,人们再次重建主厅,并扩建了院落。到10世纪时,该庄园的面积扩充达到顶点。人们建起了一座新的特雷勒堡式厅堂,新建了若干其他居所以及几处两端有出口、可能是用作停放马车的车棚。然而,仍没有发现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迹象。1977年,考古学家借助金属探测器发掘出一条重1.8千克的金项圈,其所属年代为公元10世纪。这个项圈价值不菲,可换500头牛,可能是国王赠送给其忠实扈从的礼物。后来发现此物正是在该宅院的大门外发掘出来的。齐斯最新的考古发现是一枚国王哈瑟克努特在位时发行的硬币,其年代约为公元1035年。

齐斯不是一个农业聚落的遗址,这里几乎没有牲口棚,居住于此的人所需食物极有可能是由该地区的附属农场提供的。其经济基础则依赖贡赋、贸易和手工业生产。庄园外面南北方向都有许多作坊和贸易区,占地面积达2—3公顷。半地下的作坊达70多家,还有为数众多的小店大概在领主的保护下做买卖。在作坊里,金银匠制造各种金银饰品,他们把铜制成胸针;其他的手艺人制作玻璃球、琥珀珠链和梳子。考古学家们在此发现了100多枚钱币,最早的一枚是7世纪后期的英格兰古银币,还有一些8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和法兰克的货币,而大多数是9至10世纪的阿拉伯钱币。钱币的分布表明,贸易就在这里进行。

考古学家还发掘出了一枚9世纪中叶的拜占庭铅质印章,上面刻有狄奥多西(Theodosius)的名字,和在海泽比及里伯发现的印章一模一样。狄奥多西是拜占庭掌管军备、负责征兵的长官。拉尔斯·约尔根森(Lars J?rgensen)认为,狄奥多西可能曾在德意志北部和丹麦采购过铁器或是征招过雇佣军。

齐斯可能是一处贵族甚至是王室的居住地。在这个庄园的院墙之内集攒了许多武器和骑射装备,包括马刺、马勒及大量的箭头、剑鞘等。在中央大厅的附近,还出土了许多法兰克和卡洛林时期的酒器。此外,从这个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包括雷神托尔的锤子在内的袖珍护身符、火石和微型长矛等,这些物品可能是置于室内的一处祭祀场所。“齐斯”一词是根据战神提尔来命名的,意为“提尔之岛”。19世纪,人们在湖底发现了约50件刀剑、战斧和长矛。有些器物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600年左右,即定居点初建之时,有些器物是9、10世纪的,它们可能是献给战神提尔的典型祭品。齐斯的考古发现表明,维京时代的领主有如下职责:负责从军事上保护当地的安全;控制市场的贸易和手工业生产;主持宗教祭祀仪式(包括在大厅举行宴会)等。

最后要说的是,在罗斯基勒(位于西兰岛)附近的旧莱伊尔,人们在发掘过程中还对传说中的丹麦王室所在地进行了一番考察。7—10世纪时,该定居点包括两个功能区:其中居住区有50栋房屋,包括4座大厅(每座长约48米);另一个是由众多作坊和货亭组成的手工业区。在这里共发现了4,000多件器物,包括镀金的珠宝、首饰盒、钱币、砝码、银锭、铜锭、模具、骑射装备、进口珠宝、宝石托以及原产于卡洛林和盎格鲁-撒克逊的玻璃。该聚落在同一地点存续了大约300年之久,这是非同寻常的,而莱伊尔也被视为一处王室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