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原来是棺材的形制

时间:2023-11-23 04:39:03

“三长两短”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日常俗语,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口头语之中,使用频率极高。所有辞典的解释都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二是作为死亡的婉辞。但这个俗语为什么可以代指死亡?“三长”是指什么?“两短”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不可以说成“两长三短”或者别的数目字呢?

网络和媒体上最流行的说法是:“‘三长两短’是和棺木有关的。棺木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只称‘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后来再加入意外、灾祸等意思。”

这种解释流传极广,但没有任何文献支持,很可能是民间根据棺材的形制臆造出来的,天地、日月、彩头、彩尾的称谓也不知从何而来。最可笑的是,为什么非要将棺盖的那块长木板给省略掉呢?如果说“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因此忽略不计,那么人还没死时的“三长两短”又如何能够代表死亡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证据,可以彻底否定“棺木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的想当然。庄子在《人间世》篇中写道:“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拱把”,指树的径围可以两手合抱;“杙(yì)”,小木桩;“椫(shàn)”,一种白色纹理的大树;“椫傍”,西晋学者司马彪解释说:“棺之全一边者,谓之椫傍。”唐代学者成玄英解释说:“棺之全一边而不两合者,谓之椫傍。其木极大,当斩取大板。”近代学者尚秉和先生进一步解释说:“全一边者,谓棺之四墙,皆一板所成,非数板凑成,故非大木不办。今世仍重之,谓之独傍独盖,又曰四独,即‘椫傍’之义也。”

“傍”指棺木的四旁。也就是说,棺木的四旁全是由一棵椫木制成,并非拼合而成,这叫“独傍”;棺盖则是单独一块板,这叫“独盖”。尚秉和先生乃晚清进士,去世于1950年,他既然称“今世仍重之”,可见在他生活的那个时期,人们仍然极其重视独木所制成的棺木。这就有力地否定了“棺木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的说法。

庄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适合楸、柏、桑等树木生长。长到一手两手能握住的,寻找能系猿猴的小木桩的人把它砍伐去了;长到三围四围那么粗,显贵之家寻找栋梁的人把它砍伐去了;长到七围八围那么粗,贵人富商之家寻找整棵树做棺材的人把它砍伐去了。因此没有尽享天年,而半途夭折于斧头,这是材质的祸患。

有文献记载的“三长两短”一词,最早出自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术士管辂(lù)笔下。管辂被尊为卜卦观相的祖师,这个人很神奇,曾预言过夏侯渊战死、何晏之死、曹丕代汉称帝、自己活到四十八岁等诸多事件,《三国志》中保存了很多。

管辂所著《管氏指蒙》一书,在《五鬼克应》篇中写道:“形如指覆,一长两缩,未卖其田,先卖其屋。”这是就“形如指覆”的地形而言的,其中“一长两缩”另一版本写作“三长两缩”。在本篇的结尾,他又写道:“又况天其可凭,力不可致;善其可招,福不可恃。惟天惟善,萌于吾心,具于吾身;虽兆于冥漠之表,亦显显于日久之见闻。同气而生,如掌之指三长而两短,不可加减其寸分。”

“三长两缩”“三长而两短”都是形容五指,中间三根指头长,大指和小指短。但这只是五指的如实写照,并不能引申出意外的灾祸或者事故的意思,更不能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那么,“三长两短”一定另有词源;而且,既然与死亡有关,一定是指棺木的形制。

《礼记·檀弓上》篇中记载了天子之棺的形制:“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按照礼制,从里到外,天子之棺共有四重之多:第一重用水牛和兕的皮革覆盖,皮革各厚三寸,共厚六寸,“兕(sì)”是一种像牛的青兽;第二重称“杝棺”,“杝(yí)”即椴木,是用椴木所做的棺;第三、第四重称“梓棺”,“梓(zǐ)”即楸树,第三重和第四重的大棺都用楸木所制,故称“梓棺二”。这四重棺木的周围都要用布蒙起来,因为怕进水,这就叫“四者皆周”。

“棺束”是指用皮革将棺木捆缚、束合起来。孔颖达解释说:“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钉子是后来才发明出来的,古时候的棺木没有钉子用,就用皮革。

“缩二”,孔颖达解释说:“缩,纵也。纵束者用二行也。”纵的方向木板短,也就是两头的短板部分,只须捆两道即可。

“衡三”,“衡”通“横”,孔颖达解释说:“横束者三行也。”横的方向木板长,也就是长板部分,必须捆三道。

“衽(rèn)”本来指衣襟,是衣服两片的连接处,引申为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称作“小要”,“要”通“腰”,意思是在棺木的腰部使劲,起固定作用。孔颖达解释说:“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棺。”将“衽”插入棺边及两头的坎中,使棺盖与棺身密合。

三长两短原来是棺材的形制

《绘图缀白裘六集》卷三插图『蝴蝶梦劈棺』,清代玩花主人编,上海书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石印本。

《缀白裘》是清代刊印的戏曲剧本选集,收录当时剧场经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乱弹的零折戏。

《蝴蝶梦》一剧演绎庄周故事:庄周为试妻子田氏之心,幻病装死,化为美少年楚王孙上门迷惑田氏。田氏果然为其所惑,后为救王孙头痛之病,情急之下竟斧劈庄周欲取其脑髓。庄周在劈斧三响中惊醒,原来是一场大梦。画面所绘正是“劈棺惊梦”场景。棺木停于堂中,架在木凳之上,视角从外向内,一人举斧欲劈。图中庄子棺木形制应是明清式样,可以肯定不是《人间世》中大木所制。

“衽每束一”,孔颖达解释说:“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着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不管是横束之处还是竖束之处,“衽”的位置都要两端一一对应插入;皮革捆束的每一道都用“衽”连起来,“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

“缩二衡三”就是纵二横三,也就是短二长三。这应该就是“三长两短”的雏形。但因为不管是“缩二衡三”还是“纵二横三”,不仅拗口,而且也不容易理解,于是后人就把它改成了“三长两短”这个沿用到今天的俗语形式。今天所能够看到的把“三长两短”作为死亡婉辞的用例,最早是在明代。

不过,自从钉子发明之后,人们开始使用钉子将棺材和棺盖钉合起来,既方便又快捷,不仅“衽”被逐渐淘汰,而且捆束的皮绳也随之消失了,“三长两短”的原始含义遂不再为人所知。随着火葬制度的实施,连棺材都被弃之不用,就更不会有人懂得“三长两短”的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