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原来是威胁要杀掉你

时间:2023-11-23 04:49:04

晚辈面对尊长的时候,如果言语和举动都表现得很嚣张,通常会受到这样的斥责:“放肆!”各种辞典对“放肆”的解释都是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显然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放肆”这个词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义项?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茫然不知,辞典中也都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

先说“肆”。“肆”的本义是形容头发长长地散开,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解释说:“太古之民,鼓腹披发而游,初无?髻之法,肆字即喻其事……因引申为敷陈恣纵之义。”“?(kuò)”指束发。“肆”字由此而引申为长、散开、扩张、放任、极力、侵犯等诸多义项。

《说文解字》:“肆,极陈也。”所谓“极陈”,是形容极尽可能地陈列出来,当然这也是引申义。比如我们知道古代的作坊、店铺都称“肆”,就是指陈列百工,摆设货物之地。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个官职叫“小宗伯”,主要职责是掌管礼仪祭祀等事。小宗伯的属下还有“肆师”一职,郑玄注解说:“肆犹陈也。肆师佐宗伯,陈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粢(zī)”是供祭祀所用的谷物,“粢盛”即指盛放在祭器中的谷物。肆师的职责是辅佐小宗伯,在祭祀的时候摆设祭祀的位置,陈列祭牲、祭器和谷物,故称“肆师”。

小宗伯的各项职责之中,有一项看似很古怪实则非常有趣的任务:“王崩,大肆,以秬鬯渳。”“秬(jù)”是黑色的黍子,古人视之为嘉谷,即吉祥的作物;“鬯(chàng)”是一种香酒,用黑黍和名为郁金的香草酿成,这种酒“芬芳攸服”,酒香芬芳浓郁,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渳(mǐ)”是动词,指清洗尸身。“大肆”,东汉学者郑众注解说:“大浴也。”郑玄则注解说:“始陈尸,伸之。”小宗伯的任务是在周天子驾崩之后浴尸,唐代学者贾公彦解释说:“必用秬鬯者,以死者人所恶,故以秬鬯浴尸,使之香也。”

放肆原来是威胁要杀掉你

《列女传》卷二插图『齐聂政姊』,汉代刘向撰,明代汪道昆增辑,明万历时期刻,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鲍氏知不足斋刊本。

此本题作仇英绘图,徽工镌板,线条流畅、细腻,为明代版画精品。

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聂政,为报知遇之恩,行刺韩相侠累,所杀者数十人,怕连累姐姐,自毁面容,剖腹自杀。韩曝其尸于市,购问以千金,莫知为谁。聂政姊闻讯,赶过去认尸痛哭,谓吏曰:“杀韩相者,妾之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李白有诗云:“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聂政之名能光耀史册,全靠其姊以死为其扬名。聂政姊也因此被收入《列女传》。真勇者无惧生死,以“放肆”相威胁大抵是没用的。

周天子驾崩之后,小宗伯要先“大肆”,把周天子的尸身最大限度、没有死角地伸展开来,并摆设、陈列妥当,然后用“秬鬯”这种香酒沐浴、清洗尸身。这一场景直到今天在丧葬仪式上仍然还能看到,只不过用来为死者清洗尸身的是水,而不是周天子专用的“秬鬯”香酒。

“大肆”既然是指陈列周天子的尸身,引申开来,处死刑后陈尸示众也叫作“肆”。《周礼》中规定:“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踣(bó)”是指将杀人犯处死而变成一具僵尸,然后在市集上陈列尸体,示众三日,以示鄙弃,同时也有警醒百姓之意。

再说“放”。《说文解字》:“放,逐也。”南唐学者徐锴进一步解释说:“古者臣有罪,宥之于远也。”“宥(yòu)”是宽恕之意,意思是说:臣子犯了罪,赦免死罪,流放到遥远之地。“放”由此引申为弃。

综上,“放肆”这个词的意思就非常清晰了:弃尸于市,陈列示众。

古代中国有尊敬长辈的传统礼仪,如果对长辈不敬,那么“放肆”的斥责就犹如说:“你竟敢不尊敬长辈,我要把你杀掉,然后弃之于市,陈尸示众!”这当然是威胁之辞,但由此也可知,晚辈对长辈的不敬到了极端的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时候,这句最为严重的威胁之辞才会使用。

久而久之,经过漫长的语言演变,“放肆”这句口头上的威胁之辞失去了语感严重的本义,仅仅表示训斥的意思了。不过,即使如此,今天的人们在使用“放肆”一词的时候,也仍然针对的是晚辈或下属严重不敬的言语或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