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舍弃禅定-释迦牟尼:从王子到佛陀

时间:2023-12-05 09:49:03

佛陀舍弃禅定

可是,佛陀还是舍弃了这些禅定境界。或者,再精确些说,他舍弃了瑜伽教师认为禅定境界可以代表精神生活顶峰的主张。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第一个接近实情的答案,可以在巴利语《损损经》(Sallekha Sutta;《中部经典》,第1卷第40—46页)中寻到。在这部佛经里,佛陀概说了“四禅”和“四空处”,称它们为“寂静妆(tranquil abidings)和“现法乐妆(comfortable abidings in the here and now。可是,它们都非“损损”,也就是从生死之苦中获得完全的解脱。要想求得这种解脱,唯有随顺佛陀觉悟后所开示的正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四禅”和“四空处”都非圆满究竟。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它们仅仅是暂时的状态,仅仅是“现法乐妆。这种批评,在别处(《中部经典》,第3卷第243—245页)有更清晰的回应。在那里面,佛陀曾说善修禅定者可得长时住于禅定境界之中,但是这个禅定境界却是无常的,以后必然会归于消散。在另外一处(《中部经典》,第3卷第236—237页),某一修禅者深信自己凭借“四禅”和“四空处”已经获得最后的决定解脱,可是他实际做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事实上,他仅仅是徒劳地摇摆于“苦恼(平常的意识)”和“由于独处而发生的身体轻安”之间,或者顶多是摇摆于“非肉体性的禅悦”和“非苦非乐受”之间而已。换句话说,尽管这些禅定成就给人带来暂时的,甚至是较长时间的解脱感,它们还是不能对苦的问题作出决定性的一劳永逸的解决。修禅者出定以后,会发现自己毫无改变。

佛陀舍弃禅定-释迦牟尼:从王子到佛陀

第二个原因,如同《损损经》所示,就是与佛陀开悟后的修行法门的圆融相比,这样的禅法显得单一而偏狭,完全没有触及到智性和德性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拿登山为例,看看究竟为何会这样。尽管登山运动所锻炼出来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会有利于登山者个性更广的发展,可是这些能力和素质却未必一定如此。这是因为勇气和耐力这类品质,也可以被用来达到非常不道德而且带有破坏性的目标。所以,虽然佛陀掌握了禅法,可是光靠这些禅法是不足以把他从普通人的醒觉生活中解脱出来的。

关于佛陀舍弃了什么,重要的是获得一种持平的观点。一方面,他舍弃了瑜伽教师认为他们的特殊成就已经导向最后解脱的主张。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暗中接受了禅定是最高精神工具的主张。特别是“四禅”频频出现在佛经里,它们被认为有很大的功用。一个熟习“四禅”的坐禅人,会具有很强的集中精神的能力。对他来说,“其心平等,清净离垢,柔软调柔,具足光明”(《中部经典》,第3卷第243页),就像金子在被做成饰品之前,被金匠熔解和提纯一般。这种心境的专一平等——它当然不是佛教坐禅人所独有的——到时侯可以被用来达到最后的目标,也就是佛教所特有的开悟和解脱。

佛陀对“四空处”的最终看法,我们更难以判定。一方面,在三藏各处散落的经文中,它们频频被提及,被当成是很接近于最后解脱的大成就。若以同样类型的更多努力,把它们再往前推进一步,就可以达到“想受灭尽定”(complete cessation of what is perceived or felt)。可是,总的来说,三藏中已经说得很明白,这种“灭颈也还不是最后的解脱,因为在那之外还需要智性和情意上的转变,也就是要获得佛教的智慧。佛陀明显愿意接受许多种解脱道,甚至那些十分接近于他的瑜伽教师所授解脱道的道路。可是,最后目标的证得,还是得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步骤,一种思想和感情上的质变,而非一种禅修精进中的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