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准则的转变

时间:2023-11-30 09:29:02

1764年,康德40岁,库恩认为,这是康德获得重生的关键一年。最直接的原因是,康德在这一年失去了至交好友丰克,丰克的猝逝让他深刻反省了生与死的意义,以及人生在世的真正价值。另外,康德的身体一直算不上健康,他身高只有1.57米,在欧洲人里绝对称得上矮小瘦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康德在那个时期一度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他相信,如果想要献身于伟大的事业,就必须有规律地生活,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康德认为一个人的品格(character)是在40岁定型的,良好的品格不能建立在感觉之上,而必须永远以理性的准则作为基础。康德说:“作为一个人,我们必须根据理性去生活,因此应该以准则来约束兽性的本能,不可以让任何冲动过于强势。”

生活准则的转变

总之,从40岁开始,康德的生活准则已经从“美学”转向了“道德”,他不再过一种审美的生活、感性的生活,而开始过一种道德的生活、理性的生活。

也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他逐渐成为世人所熟知的那个康德,他的人生与哲学开始合流。1781年,康德57岁,在当时的欧洲,他已经远远活过了人均的寿命,但是康德却厚积薄发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又陆续了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一举奠定了他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康德的哲学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我在读本科的时候,老师就曾经警告我们,康德的长句特别多,如果你用一根手指摁住一个分句,十根手指肯定是不够用的,即使脱下鞋子用上脚趾头,仍然不够用。

据说当时有一个学生由于读不懂康德的著作而发了疯,耶拿大学有两个学生为此决斗,因为其中一个学生羞辱另一个人根本没读懂《纯粹理性批判》,认为后者必须花30年的时间才可能有所了解,然后再花30年的时间才有资格评论。有些傲慢的康德门徒把解释康德视为一种特权,但凡有人表示不同意见,就会用“你不懂康德”来打击对方。我相信这是对康德哲学基本宗旨的违背,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康德最反感的就是因为真理在握而产生的傲慢情绪,他最鼓励的就是“敢于运用你的理性”的自主和勇气。

康德一度相信人之为人的尊严在于有知识,是卢梭告诉他,人的尊严与知识的多少无关,与道德关系很大。康德说:

我曾经相信这(知识)就构成了人类的尊荣,而看不起无知的民众。卢梭在这个问题上纠正了我。这盲目的偏见消失了。我学会了尊重人,并且感到:除非我相信自己的这种探索者的态度能在建立人类权力方面给予所有人以价值,我就不比普通的劳动者更有用。

我相信这是康德从事哲学事业最根本的动机所在,也是他的最高目的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虽然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康德形象,但是我认为,40岁之前的康德与40岁之后的康德,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割裂。因为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在反抗虚伪、奴性和傲慢,不断尝试成为自主的、独立的人。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蒙田的一句话来结束这一讲:“我们的责任不是创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我们要赢得的,不是战役和疆土,而是行为的秩序与安宁。我们伟大而荣耀的杰作是一种合宜的生活方式。”我相信这是对康德毕生事业的最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