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理论使命:既反对独断论又反对怀疑论

时间:2023-11-30 09:29:03

上一讲我们结束在蒙田的那句名言上,我相信它是对康德毕生事业的最佳总结,因为康德明确地指出,他做哲学的全部旨趣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问题:

康德的理论使命:既反对独断论又反对怀疑论

1.我能知道什么?

2.我应该做什么?

3.我可以希望什么?

后来康德又补充说道,这三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人是什么”这个最为根本的大问题。

单单看着这几个问题,就足以让我们心驰神往,可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里,那就只是充满了浪漫情怀的口号,它引人遐思,却没有任何的可操作性,更谈不上有任何的学术性。过去这些年我常常会收到一些民间哲学家的鸿篇巨制,他们对哲学事业充满了激情,但是往往思而不学,热衷于另起炉灶,就好像此前两千多年的哲学史根本不存在,虽然不乏奇思妙想,但归根结底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想要避免天马行空、神游九霄的民哲风格,就必须把哲学思考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学术传统之中。

康德当然不是民哲,当他追问“我能够知道什么”的时候,是在非常自觉地立足在近代哲学的传统中,接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往下说。我希望大家都还记得,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源于并且基于理性,经验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源于并且基于经验。从笛卡尔开始,一直到休谟,这两派观点争论了一百多年,可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当唯理论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导致独断论的问题。所谓独断,日常的含义是未经商量,独自做出决定。在近代哲学的语境里,独断论指的是在没有考察理性的能力和边界之前,就对于那些我们不理解的事物,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随意联想,信口胡言,做出一些似是而非却又斩钉截铁的武断结论。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就是独断论的典型例子,莱布尼茨其实在僭越人类理性的边界,站在上帝的视角,对这个世界的本质做出论断。

另一方面,当经验论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怀疑论的问题。比如说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没有必然性,只是我们心灵的习惯性联想,这不仅让自然科学的基础变得不再可靠,也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康德承认,某种程度上,《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回应休谟的挑战,把休谟问题尽可能地铺展开来,也正因为这样,康德一度被朋友戏称为“德国的休谟”。但是我认为这个绰号并不合适,因为康德虽然正视休谟的问题,但并不接受休谟的立场。

康德的理论使命是左右开弓,既反对独断论又反对怀疑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康德就需要一方面为理性划界,对于理性力所不能及的领域,保持沉默,否则就会掉进独断论的陷阱;另一方面康德要正面回应休谟问题的挑战,论证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必然性,否则就会陷入怀疑论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