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品牌竞争-不做品牌的“无印良品”为何成了大品牌?

反品牌竞争——不做品牌的“无印良品”为何成了大品牌?

1980年初,日本正流行着重视品牌与修饰性的设计风潮,这引动了另一股反品牌反体制的力量,无印良品的命名者慧眼独具地选中了“无印良品”这个名称:“无印”可以引申为“无品牌”,取其包装简单、不拘泥于品牌的特质;“良品”则是意指“好东西”,是对其所开发商品品质的承诺。

如今,这个创业才30年的年轻品牌,获选为“世界一百大品牌”,甚至排名还在时尚盟主Gucci与百年精品老店Hermes之前。应该说无印良品的成功绝非偶然,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倾听消费者的声音、鼓励消费者参与。从创业之初,无印良品每个月都进行消费者访谈与消费者情况调查,然后将收集的意见和概念商品化。无印良品的设计师们,经常深入生活,收集消费者意见以了解消费者对日常用品的需求。

此外,日本无印良品每年还评选MUJI奖,一方面通过这个奖项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也参与了品牌商品的开发过程。

明确的细分市场与产品定位。无印良品起源于超市,原本希冀创造出简单素雅、价格便宜的商品,后来却成为崇尚自然、强调简单的品牌,这种转变缘于上班族、学生对它的喜爱。这群客户不那么热衷名牌,也不喜欢低价产品。于是,无印良品适时地不断提供合理价格,却又能让客户享受高品质与高品位的生活用品,滿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成功的品牌、命名、广告与促销活动。无印良品并不采用一般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手法,通过广告将意义附加在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上,而是很聪明地只给予了“空”的意象,以“没有符号”就是符号的对立概念,让消费者自行附加意义,于是“无印良品”四个字不只是品牌,也是广告与营销传播活动的最佳主题。

所谓反品牌竞争就是不依照品牌竞争的方式而进行的营销竞争,在策略原则上颠覆一贯的品牌管理思想,出奇制胜地占领市场。正如上例所揭示的经营方法,不拘泥于常规的品牌营销手法而获得市场的认可。

品牌有各种各样的反竞争,如定位反竞争,形象反竞争,策划反竞争,传播反竞争,公关反竞争,营销反竞争,亚品牌反竞争,管理反竞争,网络反竞争,等等。日本有的企业有情报部,专门收集竞争对手在哪里。另外按照品牌硬件划分,有产品反竞争、技术反竞争、体制反竞争、人才反竞争。

在进行反品牌竞争的时候,要找到谁是最主要的竞争者、主竞争模型。在反品牌竞争中,有主竞争者、次竞争者、亚竞争者。主竞争者中,下面几个类型,我们是要重点研究的。

(1)相同行业及其产品形式相近,产品形式差不多,工艺、包装基本上都差不多,性能也差不多的竞争对手。

(2)生产规模较为接近的。因为生产经营规模相距甚远,彼此就构不成竞争关系。

(3)消费者目标群体比较相近的。实际上消费者是营销的起点也是终点,同样也是品牌的逻辑起点与立足点,目标客户的相同,相同的终点、立足点、制高点的争夺战,其竞争无法避免。

(4)次品牌、次竞争模型和亚竞争模型。亚竞争方式千姿百态,有时候,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不同款式、不同定位、不同价格、不同通路、不同规模,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居然也能跟你的产品展开竞争。有时候不同款式、不同价格,为了争夺共同的消费者也会发起进攻,这就是亚竞争模型。

我们研究反竞争的要素分析,要研究竞争者难在哪里,这里有一个黄金分割原理,也叫三七规律。这是什么规律呢?一般地讲,你要研究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前十家公司,这是一个规律。然后呢,跟你竞争规模差不多的相关公司,另外跟你目标市场相近的公司,都是你的主要竞争对手,要研究它们的主要特点。对于每个企业来讲,我们要研究对手的规模、厂房、设备、员工数、生产能力,这个看起来跟品牌没关,对手资金实力、生产流动资金、各种应收款、银行借款、资金运作、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生产能力、营销方式及营销等级,包括营销战略、价格、渠道、终端,对手的新产品、新技术,对手的品牌战略,包括定位、核心价值、个性、形象,对手的传播及公关策略,包括广告制作、事件营销等,对手的老板风格及企业文化。当然,非常详细地分析也很困难,能知道得越多越好,越清晰越好,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的放矢。当然你也不用将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研究到,那太浪费资源。

本文由反品牌竞争-不做品牌的“无印良品”为何成了大品牌?”由B2B无名网从互联网中收集整理,如不慎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保证在确认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