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子商务(农业)的创新发展探讨

河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探讨

摘要: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制约河南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农业信 息化建设的开展,河南农业中生产经 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 在农业兴起并迅速向纵深方向发展, 成为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 木文对河南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可行 h}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河南农业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发展的创新模式。

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一定要“支持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交易”。这一指导性意见体现了国家对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进入市场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关于新农业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以“数宇河南”和“金农工程”建设为依托,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河南农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就是指围绕农业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解决农业发展中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流程,可助力推动河南新农业建设的发展。

河南农业电I商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

河南省光缆、宽带多媒体数据网络已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乡镇和90%的行政村。省农委先后投资400万元,建立河南农业信息网站群,实行全省农业信息三级平台、四级发布,实现了农业新闻、技术咨询和农业商品流通信息全省统一联播。截至口前,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建设各类站点180多个,站内专网32个,覆盖省农委所有委属单位和各市、县(区)农委,基本形成了省、市、县有农业信息服务机构,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30%的村建有信息服务点,90%以上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与农资批发市场建有网络终端。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初具规模,正在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延伸。

(二)农业网站及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河南农业信息网在农业部信息中心测评中,位列全国各省市农业系统第五位。口前,全省建有30个农业统计物价调查点、18个农业固定观察点、26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结合农业管理业务实际,相继建设了“农业决策物价调度系统”、“农经管理与财务电算化系统”、“农业统计物价分析系统”、“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农业监管应用系统”等一批管理应用系统,初步建立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了农业管理部门决策支持能力。河南农业信息网站群和“一站通”系统集成后,促成了河南网上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建立,口前共注册会员5308名,其中金牌会员2000名。通过开展“农技110".12316热线咨询、“农科教电波入户工程’,、农业供求信息“一站通”联播等,农业信息服务覆盖而明显扩大,收到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站通”联播近两年发布供求信J息10万多条,实现网上交易100多亿元。2007年下半年,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利用河南农业信息网开展“夏秋鲜活农产品促销系列活动”,4个月累计在“一站通”农业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发布鲜活农产品预供求信息2400多条。促销活动期间,全省累计销售鲜活农产品673万吨,销售额62亿元。河南省鲜活农产品促销量、促销额和信J息数量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

(三)农业信用社联合社的快速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河南省农业信用社联合社是农业金融的主力军,全系统(含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农业信用联社)共有12家农业银行和71家县级联社,下辖分支机构3242个,网点数占全省金融机构的40%以上。为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建立农户经济档案91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0%以上;全省61个县农户小额贷款覆盖而达60%以上。全省农业合作金融机构综合业务系统于2007年5月全部成功上线,实现了通存通兑,全而提升了农业合作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农业市场资金的流动提供了安全服务的平台。

(四)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支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信息办于2007年6月1日发布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所披露的信息,“十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在经历了探索和理性调整后,已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电子商务人才已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而。自教育部2000年首次批准13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306所高校、700多所高职高专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直至口前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达到1100多所,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大约为10万人。同时国家相关机构开展了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高级电子商务师等资格的认证工作。我国立体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形成,这些人才的培养为河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支持。

河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思想意识比较保守

河南农业普遍比较落后,农民思想也比较保守,这就决定了农民很难迅速的接受新事物,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通过农业网站可以学习新的农业技术,了解国家政策,调整种养结构,买卖农产品等。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交易手段,在城市还没有达到广泛的普及,在农业实施将更加困难。由于电子商务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大多数农民惧怕风险,不敢去尝试电子商务业务,从而阻碍电子商务在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网络信息市场不健全

首先,网络设施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河南农业大多数还处于信息化起步阶段,收入普遍较低,农民买不起电脑;网络信息成本太高、上网贵,农民用不起电脑;农民总体素质不高,用不好电脑;河南农业边远地区条件限制(如信息网络少、信号差、停电等),限制农民使用电脑。大部分农民不J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样使用互联网,这就给河南农业建立电子商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其次,河南农业信息化的供给主体缺位。河南农业信息化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信息站、农业协会组织、种植养殖大户等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民既是使用者也是信息源,但是没有积极提供上行信息,反馈较少。农业信息化严重依赖于城市信息化,由城市提供给农业的信息资源不能完全适用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河南的农业电子商务大多是有电子无商务。农民是信息化需求主体,农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但而对信息化技术约束,他们缺乏农业信息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能力。

(三)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口前河南农业大多采取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比较分散,农作物生产规模较小,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的生产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强,种植、培育周期长,储存条件要求高,运输成本高,而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品牌农产品数量较少,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由于农民对农产品市场行情和需求情况了解较少,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滞后效应。而农业生产者之间信息交流较少,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经验来选择生产项口,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和销售被动,从而增加了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四)基层政府对农业电子商务重视不足

在农业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基层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据调查,河南基层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开展电子商务上的作为比较有限,一般的基层乡政府电脑数量都只有3-4台,而且利用率低,很多乡镇信息员的工作只是局限于收发信息,基本上不涉及农业电子商务方而的工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农业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认识不够深刻。

河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

(一)绿色产业链模式

所谓绿色产业链模式是指通过政府或企业组建切实为农民所用的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把农户、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等连成一体,把企业与市场、市场与农民、农民与社会有机结合,使他们各自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建立合作联盟,形成稳定、可靠、高效、低成本的产业链,让各参与方彼此都成为“赢家”,促进农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该模式通过及时发布生产、农资等信息,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推行订单农业、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支持专业农产品市场与村信息点的网络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从农业生产和流通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农民真正享受网络经济带来的好处,解决信息不灵,缩小“数宇鸿沟”,让小农户进入大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和农产品销售难的实际问题。

绿色产业链模式可以使农业内部运作最优化和与外边供应商、客户互动最优化。电子商务时代的最终客户对产业链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时回应,通过网络下达订单,通过自助式的网络服务去跟踪生产和运输,通过网络确认价格和时间等等。因此,农户与供应商之间必须通过网络在产品开发,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而、实时的信息交流,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规格、质量及组配和数量的灵活性能充分满足农户和最终用户的需要。农户与经纪人的合作,特别是与以提供物流配送为主要职能的经销商的合作也都非常重要。所以,农户与经销商之间同样必须以“双赢”作为合作的基础。农户之间的竞争关系在电子商务时代将发生新的变化,因为单纯的价格、质量、服务和促销等追求“单赢”的竞争手段,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小。与竞争者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减少内耗、共担风险的口标,才能有效地实现“双赢”和“群赢”(见图1 )o

该模式下的典型案例是:2008年,在河南省蚌埠市政府和淮上区政府以及农业和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万特投资集团投资1.2亿元在蚌埠市建立中国最大的生猪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借助生猪电子交易平台,养殖户在电脑终端上远程登陆网站,填写交易信息,随时都能直接与生猪交易批发商、代理商、经纪人联系,使买者和卖者之间以动态的价格进行交易。新的交易机制引入了中远期现货,降低了养殖户由于大量生猪进入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而受损的风险,由于生猪交易中心是标准化合约,对用于交易的商品在质量、规格、数量等方而均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商品明确了不同的生猪品种改良和科技饲养的进程,从而促进生猪饲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包括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加工、猪肉贮运销售等功能环节的产业链条;前向延伸的饲料生产、疫苗生产;后向延伸的猪肉制品熟食加工、生猪屠宰副产品骨素、明胶等加工,强化产业链的聚合度,并提高整条产业链的产品经济效益。

(二)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度高,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而走在行业的前列,具有扎实的rr工作基础,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服务力量,已具备了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技术和人才保障。而且农业龙头企业口前要从根本上改变在传统营销过程中产品购销环节多、时间长、效益低、消耗大、交易成本高等现状,必须利用网络平台使企业经营管理上台阶、创效益,因此自建特色网站是一种极为迫切的内在需求。从发展趋势来看,农业龙头企业的网站建设在河南农业实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第二,可以全而详细地介绍企业及企业产品:第三,可以利用网站及时得到客户反馈的信息并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第四,可以与潜在客户建立商业联系;第五,使企业具有网络沟通能力;第六,开展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将有助于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户运用互联网与供应商或客户建立关系,以最快的速度相互沟通,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更有助于农业企业的业务持续性运作,更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业务多元化,拥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见图2)0

在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每个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有重点、有特色的设计本企业网站的内容,更好的彰显企业的产品内涵和品牌文化,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提高其转化为顾客的可能性,实现有效购买。如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有中、英文两个版本,突出“产品介绍”、“丰乐科技”、“股市信息”板块。河南省庆发湖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网站也有中、英文两个版本、突出“产品展示”、“在线订购”、“招商信息”板块。而且这两家公司都加大网站的推广力度,采用搜索引擎、网络广告、电子邮件、网络实名等方式宣传企业,提高知名度。网站的实际运营效果非常好,直接提高了企业的销售量,扩大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切实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值得其他农业企业借鉴学习。占论

综上所述,河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口标是以数宇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业商业成本,扩大农业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从而扩大农业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然而构建和谐的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由河南电子商务(农业)的创新发展探讨”由B2B无名网从互联网中收集整理,如不慎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保证在确认后立即删除!